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9次组卷 | 97卷引用:【走进新高考】(人教版必修一)高一上历史期中复习模拟B卷(提升篇)01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2023-06-21更新 | 7303次组卷 | 40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两汉时期至少有29名地方官员因为造福一方,死后被当地民众立祠祭祀,但只有兴学举贤的蜀郡太守文翁、为官清廉的南阳太守召信臣、主动归附汉光武的益州太守文齐、弃恶从善的洛阳令王涣4人得到朝廷昭告纳入官方祭祀体系。这表明(     
A.中央强化文化的大一统B.南方文化社会影响力上升
C.主流思想强调关注现实D.民众观感是上计制度基础
2023-06-02更新 | 1164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云浮市罗定中学城东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后汉书·逸民传》说,东汉章帝以后,“帝德稍衰,邪蘡当道,处子耿介,羞与卿相等列”,于是出现了一批隐逸之人(士),逃避现实与坚持理想。逸民群体的出现(     
A.主要受到黄老之学的影响B.源于统治者清除政治的异己势力
C.体现儒家学者的消极避世D.反映政治局势影响士人价值取向
2023-04-14更新 | 434次组卷 | 4卷引用:04·纲要上第0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东汉衰败
(1)社会危机
①东汉中后期,外戚、____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   
②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因品评人物,抨击时政,遭到严厉镇压。“党锢之祸”   
③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2)黄巾起义
①爆发:____年,张角创立“太平道”领导黄巾军起义。
②结果:相继被官兵各个击破。   
③影响: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____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汉末豪强“挟天子以令诸侯”
2022-10-24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6 . 光武中兴
(1)背景: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____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措施
①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控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整顿吏治。
②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③思想:重视儒学。
(3)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政局稳定。
2022-10-24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王莽政权
(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
(2)建立:9年,外戚____夺取皇位,改国号为____,西汉灭亡。(外戚指皇帝的母族、妻族)
(3)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
(4)灭亡:23年,____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2022-10-24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高分必背】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记诵笔记(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汉光武帝时期,三公高高在上,享受一万石的俸禄,却没有实权。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东汉前期这一局面反映出(     
A.中央决策机构日益臃肿B.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C.外戚专权受到一定遏制D.贵族等级体系日趋严格
2022-10-15更新 | 365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后汉书》 记载,汉光武帝因为“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称为“度田”,这与拥有大量田庄的河南、南阳地方豪强地主集团产生矛盾,许多“郡国大姓”竟与“群盗”一起发动叛乱。刘秀在镇压地方豪强叛乱的同时,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集团做出了让步。这(     
A.推动了州刺史监察职能的演变B.瓦解了“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
C.埋下了东汉末分裂战乱的隐患D.导致了东汉外戚和宦官的专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东汉明帝时期,“天下安宁,民无横徭,岁比登稔。永平五年作常满仓,立粟市于(洛阳)城东,粟斛直线二十”。由此可见,当时政府(     
A.损害农民利益B.主导社会救济C.控制粮食贸易D.保障粮食安全
2022-09-03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2022-2023学年纲要上课时练习+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