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汉光武帝废除更役制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同时注意整顿吏治,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君主的政治权力B.减少中央的财政开支
C.促进民众的政治认同D.提高政府的治理效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为汉代部分大司马大将军(中朝官员核心)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姓名人物简介
卫青西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
霍去病卫青的外甥、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
霍光西汉宣帝第二皇后霍氏的父亲(废黜刘贺)
王莽西汉平地皇后王娥的父亲
何进东汉灵帝皇后何氏的哥哥(召董卓进洛阳)
A.选官用官强调血缘关系B.外戚政治具有两面性
C.宦官势力仍被外威压制D.中朝的设立威胁皇权
2022-01-08更新 | 385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东汉前期,选官尚可大致维持清平。东汉中期,清流士大夫对选官的批评,多着眼于“儒者寂于空室,文吏晔于朝堂”与“郡国所举类多办职俗吏”之上,抨击政府重文吏而轻儒生。东汉后期,遂出现了大量士大夫们对选官“清浊不分”的谴责。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察举制不适应现实统治的需要B.国家的治理思想发生了新变化
C.士人舆论左右了地方政治事务D.清流士大夫对选官公平的追逐
4 . 东汉的衰亡
(1)东汉衰亡的原因有哪些?
(2)东汉衰亡的表现是什么?
2021-11-1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5 . 什么叫“光武中兴”?具体措施有哪些?
2021-11-1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B.生产方式受中原影响
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2021-11-09更新 | 108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福建历史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汉末年政论家伸长统讲叙了东汉豪强势力的迅猛发展:

汉兴以来,相与同为编户齐民,而以财力相君长者,世无数焉。而清絜之士,徒自苦于茨棘之间,无所益损于风俗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琦赂宝货,巨室不能容;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妖童美妾,填乎绮室;倡讴伎乐,列乎深堂。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三牲之肉,臭而不可食;清醇之酎,败而不可饮。睇盼则人从其目之所视,喜怒则人随其心之所虑。此皆公侯之广乐,君长之厚实也。

——《后汉书·伸长统列传》


阅读这段材料,分析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与东汉政权衰亡之间的关系。
2021-10-08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0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吕思勉《秦汉史》目录中,看到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第六章汉末事迹
第一节元帝宽驰
第二节成帝荒淫
第三节衰帝纵恣
第七章新室始末
第四节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新莽败亡
第十章后汉衰乱
第一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
第五节灵帝荒淫
第六节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十一章后汉乱亡
第二节董卓之乱
第四节东诸侯相攻
①朋党之争与外戚干政   ②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③皇帝无能与宦官乱政   ④社会动荡与边疆不安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汉时,刺史“以小制大”,监察地方,东汉继承了这一制度。东汉灵帝年间爆发黄巾起义,四方多事,朝廷选派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的军事、财攻、民政大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B.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度
C.东汉皇帝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D.出现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局面
2021-07-07更新 | 541次组卷 | 3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