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2023·全国·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的乡举里选是在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后乡里民众政治参与的一种形式。秦代是“选贤与能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新时代的确立”,两汉的察举制“正是新的选举方式的制度化、法典化的结果。这种制度,使得不少的小农都拥有了被选举权,而选举权则掌握在官僚和地方豪强手中”。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至少入仕资格“原则上扩大到整个自由民阶层”。在汉代的社会结构中,只要具备了某种素质或满足国家要求的乡里编户民,理论上都有自由入仕的机会,并无法律的特别歧视。当然,自由入仕并不是没有限制。秦汉国家针对包括乡里民众在内的社会各阶层的仕进途径都有细密的规定。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乡举里选考辨》

材料二   东汉末期由控制中央开始,外戚宦官的势力也开始向帝国的州郡等地方政府延伸,派他们的亲朋好友或党附他们的人到地方去担任州郡的行政长官。这些人到了地方上,他们不关心地方,仅关心他们所属外戚或宦官集团的利益。地方政治在此类州郡长官治理下,自然不上轨道。特别是选举方面,乡举里选的理想被破坏无遗。历经数百年而摸索出来的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政府与人民的沟通,竟因偶然事件而被轻易破坏。仅仅因为和帝以后皇帝的短命、嗣君幼冲,居然使宦官、外戚混扰了中央、地方的政治。追根究底,仅因帝国政体自始皇以来是所谓的皇帝体制,立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没有其他任何可以制裁他的力量。于是,控制皇帝,假藉其势的一小撮外戚、宦官的倒行逆施,终于令沉默的多数难以容忍,爆发了他们的不满。东汉的清流运动与地方自立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的。

——摘编自国风《乡举里选理想的破坏和地方自立趋势的兴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乡举里选制遭到破坏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024-02-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面对面】2022-2023学年高一大联考(12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东汉世家大族在本州郡的势力具有垄断性质。地方守相由朝廷任命,而属吏则由守相自行任用,基本从本郡士人中选拔。郡县府衙宛如一个个小朝廷,长吏与属吏如同君臣。材料可用于探讨,这一时期(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背景B.国家任用酷吏治理地方的表现
C.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影响D.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的原因
2023-11-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社会动荡不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将汉献帝及朝廷百官迁到自己的根据地许县,改名许昌,以为都城,自任大将军、丞相,从而将汉献帝牢牢地置于自己掌握之中。汉献帝下诏给当时已据有青、冀、幽、并四州之地的袁绍,责以地广兵多而专自树党,不闻勤王之师而但擅相讨伐。这是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第一个政治行动。随后,因献帝东迁,关中出现权力真空,数十名大小军阀各拥兵自保,曹操便任命侍中钟繇为守司隶校尉,持节都督关中诸军,通过汉天子将关中暂时置于自己的号令之下。后来曹操与袁绍决战,双方谋士估量战局,无不将曹操奉天子有义战之名作为曹操政治上居于优势的重要砝码。

——摘编自《中国全史百卷本第031卷魏晋南北朝政治史》

材料二   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年在位)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首相墨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教会她不凭感情用事,心平气和地与民选的首相共事,哪怕她从心底里厌恶这个首相。维多利亚女王变得成熟以后,尽量自我克制,尽管她不喜欢辉格党领袖罗素,也不喜欢自由党首相格拉斯顿,但是她仍旧尊重政府领导者的决策。

——摘编自《英国通史第十五章维多利亚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挟天子以令诸侯”出现的背景及其给曹操带来的益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献帝时期和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在中央权力结构上的相似之处,并分析二者在本质上不同的原因。
2021-11-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王莽称帝前后七八年间,主要是改制。公元9年,王莽颁行诏书: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公元10年,定五均六莞政策。在长安等六大都市设立五均官,定时评定物价、控制市场供应、办理赊贷、征收山添之税及其他杂税。所谓“六莞”,即由国家专卖盐、铁、酒,专营铸钱,征收山泽生产税,经办五均赊贷。公元12年,王莽下令:“诸名食王田,皆得卖之,勿拘以法。”宣告王田制中废。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莽意以为制定则天下自平,故锐思于地里,制礼作乐,讲合《六经》之说。公卿旦入暮出,议论连年不决,不暇省狱讼冤结民之急务。县宰缺者,数年守兼,一切贪残日甚。……郡县赋敛,递相贿赂,……又好变改制度,政令烦多,当奉行者,辄质问乃以从事,前后相乘,愦眊不渫。

——班固《汉书·王莽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把握指出王莽改制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改制失败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古代漫长的封建史中,有一些英明的君主,其执政时期,将国家建设成了一个清明、富裕、安定的国家,历史学家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将这些君王统治下的繁荣的社会冠上了治世、盛世等名号,下列的盛世、治世与其出现的背景匹配正确的是(     
A.东汉初年刘秀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社会出现繁荣景象光武中兴
B.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开元盛世
C.汉武帝刘彻推行巩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制度,兴建长安城文景之治
D.唐玄宗在位期间,选贤举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贞观之治
A.AB.BC.CD.D
6 . “党锢之祸”
(1)背景:东汉中期以后,出现____交替专权的局面,致使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
(2)过程: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通过品评人物而抨击时政,触犯了宦官利益,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
2023-08-2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1-4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古代漫长的封建史中,有一些英明的君主,其执政时期,将国家建设成了一个清明、富裕、安定的国家,历史学家们根据不同的情况,将这些君王统治下的繁荣的社会冠上了治世、盛世等名号,下列的盛世、治世与其出现的背景匹配正确的是(  )
A.东汉初年刘秀加强集权、发展生产,社会出现繁荣景象光武中兴
B.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开元盛世
C.汉武帝刘彻推行巩固中央集权的一系列制度,兴建长安城文景之治
D.唐玄宗在位期间,选贤举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贞观之治
A.AB.BC.CD.D
8 . 王莽政权: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____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
2023-08-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04·纲要上第04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9 . 东汉的建立
(1)背景
①王莽夺取政权: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____,西汉灭亡
②绿林军推翻王莽政权:23年,绿林军在昆阳击败王莽军队主力。随后,绿林军攻入____,王莽政权被推翻
(2)东汉建立
①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____,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
②刘秀又平定一些____,实现全国统一
2022-09-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10 . 光武中兴
(1)背景:_____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_____ ,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
(2)措施
①政治上:a.平定割据政权,实现_____
b.加强_____   ,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c.严格控制_____
d.裁并_____,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e.整顿_____,惩处贪污腐败。
②经济上:a.清查全国垦田、_____ 数量;
b.释放_____
③思想上:重视_____
(3)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政局稳定。
2022-08-21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上册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