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2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74次组卷 | 151卷引用: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2 . 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代)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又曰旗亭楼。”汉代“市井”图砖显示,汉代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三方设门,每门三开。这反映出汉代(     
A.城市集市较为开放B.注重城市集市规划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D.市场经营管理规范
2023-03-03更新 | 1152次组卷 | 1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
2019-06-07更新 | 3590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3精编版)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史籍中有关汉代经济的相关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记述出处
鲁人曹邴氏,“俯有拾,仰有取,贳贷行贾遍郡国”。齐刁间“逐渔盐商贾之利”“连车骑,交相守”“起富数千万”《史记·货殖列传》
“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汉书·伍被传》
“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三辅黄图》
A.商业发展得益于政府政策B.商品经济取得一定发展
C.交通便利推动了商业发展D.长途贩运贸易发展繁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效律》,详细规定了核验各级官府物资账目的一系列制度,特别是对于度量衡器规定了误差的限度,如果超过限度,就要加以处罚。据此可知,秦朝
A.对经济领域管理严格B.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奉行严刑酷法的理念D.立法以经济领域为主
2022-03-14更新 | 5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6 .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2019-01-30更新 | 3189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上海卷)
7 . 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一变化说明专卖政策(            
A.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B.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D.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来源
8 . 如图所示为东汉画像砖,该画像砖描绘了汉代集市的场面,画面左右上方有着“北市门”“南市门”的字样,标注了市集的方位。在这个繁荣的市集中,有开门迎客的店铺,有就地撑伞的地摊,有高台叫卖的贩夫,也有徒步交易的走卒。虽寥寥数人,贸易摊却安排得井井有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汉代(     

A.交易散布于民间住宅区B.民间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C.画作多取材于市民生活D.商业交易活动规范有序
9 . 汉代,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丝绸是一种最值得信赖的货币。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市场上的白银货币量不足B.统治者对丝绸服饰的偏爱
C.政府军费开支的急剧增长D.丝绸具有高度流通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武帝时期为商业借贷制定利率上限,禁止高利贷盘剥。汉成帝永始三年颁布"还息与贷者必不可许"的诏书,免除已发生债务的利息。这说明政府
A.强化对经济的管控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禁止商业借贷活动D.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2022-04-28更新 | 758次组卷 | 1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