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汉宣帝曾教训自己的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受,何足委任!”由此可以推知当时
A.宣帝注重礼法并用,德刑兼备治国理念B.黄老之学仍然占据统治地位
C.宣帝背离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初衷D.儒学不能顺应宣帝时期政治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曾有学者指出:“中国皇帝是最高宗教领袖,可是,人人手中都有一些书,皇帝本人也要按照书中所说行事。曾有一位皇帝企图废除这些经书,然而却徒劳无功,最终这些经书战胜了暴政。”材料中“经书战胜了暴政”的主要原因是
A.儒学开始成为各学派中的显学B.汉武帝采取积极有为的统治政策
C.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D.儒学迎合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儒家在先秦以“子学”形式存在,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学派。汉代儒学在继承孔子、孟子等人思想的同时,转而以“经学”为主要存在形式。儒生将孔子整理的典籍封为经典,即“五经”。武帝时,设五经博士,汉代儒家经学成为朝廷认可的官方学术。《春秋》被用作审判罪犯的标准,《诗经》则被当作谏书以规劝执政者。孔子则被描述为天庭的圣人,为汉立法制宪,祭孔成为重要的政治活动。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代思想发展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西汉《盐铁论刑德》冲记载:“《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这种司法模式
A.有利于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B.顺应了黄老之学流行的趋势
C.保证了司法量刑的合理公正D.符合了天人感应的内在理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该思想
A.为君权披上神秘的外衣B.肯定约束君权的合理性
C.为强化君权提供合理性D.肯定君主教化民众的意义
6 . 改造儒家思想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7 . 董仲舒在《贤良对策》中说:“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源也。”以下关于汉代太学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②太学的建立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③太学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儒学的传播与发展④太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两汉时期,对人祖的崇拜和纪念逐渐成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厚葬之风终汉一代都极为炽热,“生不极养,死乃重丧”成为风俗的流弊,如“京师贵戚…或至金缕玉匣,多埋珍宝”。这一现象反映出汉代
A.儒家思想影响增强B.血缘政治色彩浓厚
C.僭越礼制现象严重D.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当时(     
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支派103372110761220
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

A.文化教育长足发展B.“百家争鸣”结束
C.儒学地位明显提高D.察举制度逐渐完善
2021-10-2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2022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验收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