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描绘集市生活场景的东汉画像砖。它可以用来佐证
A.政府垄断重要商品的销售B.集市的交易时间不受限制
C.国家插手商业贸易的活动D.“坊”与“市”的界限已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推动经济发展B.朝廷提高了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020-12-0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反映汉代市井生活的画像砖,市井有市墙围绕,三方设门,市中置有市楼一座,上悬一鼓,市共分四个交易区。此图可用来说明汉代
A.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B.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C.政府对商业的严格管理D.民间集市贸易的发达
2020-07-21更新 | 163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74次组卷 | 15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宿羊山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发行下图货币,代替了秦代复杂的 货币制度,成为非常稳定的交易工具,由于该货币重量适中, 易于携带、计重,一直延用到唐高宗武德四年。由此可见
A.自然经济形态排斥交易工具B.货币的统一维持了中国统一
C.五铢钱币值和信用长期稳定D.半两方孔钱长期是唯一货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2019-12-27更新 | 1309次组卷 | 86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下期第一轮月考历史试题
7 . 《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地主控制了郡县
2019-06-07更新 | 3590次组卷 | 70卷引用: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10月份检测历史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8 .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2019-01-30更新 | 3189次组卷 | 49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
9 . 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7-08-04更新 | 3220次组卷 | 4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四校联考(南师附中、天一中学、海门中学、淮阴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期初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成为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战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始通于西汉张骞“凿空”、在西域设置行政管理机构之时。当时的道路由东而西:自长安经河西走廊通向中亚。经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商品有蚕丝、丝织品、铁器等,从西方输进中国的商品有良马、葡萄、石榴等。汉代丝绸之路引发了各国互相接触的强烈愿望。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2》

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1)材料一、二,指出汉、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
2017-04-19更新 | 479次组卷 | 15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9月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