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据《后汉书》所述:樊重三世共财;缪彤兄弟四人皆同财业,及各娶妻,诸妇遂求分异,彤乃闭户自挝,诸弟及妇闻之,悉谢罪;蔡邕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材料表明当时
A.数世同居共财的现象仍普遍存在B.政治结构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宗法组织参与构建社会行政体系D.对合族而居现象有一定的认可度
2021-08-26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四次一轮复习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光武帝首先妥善安置功臣减小改革的阻力,然后命令后族、宫戚“不得封侯与政”,重申“阿附藩王之法”收捕诸王宾客;重视人才选拔,沿用察举制,颁布了“四科取士”的诏书。公元39年,下令在全国“度田”即丈量土地,引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地方骚乱。光武帝用镇压和分化相结合的手段平息了叛乱。汉明帝令外戚、阴、邓等家互相纠察,穷治楚王刘英;建武6年裁并了400多县约占三分之一,吏职减损,十置其一;文书调役、务从简寡,至乃十存一焉。中央兵减至2500人,废郡国都尉都试制度;改变王莽时期机构乱置的做法,加强原有秘书机要机构尚书台的事权,削弱了宰相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权势,君主集权因此而强化。经过汉光武帝和汉明帝长达几十年的改革,东汉初年的政治、经济大为改观,史称“光武中兴”。

——摘自翦伯赞《秦汉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初年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汉初年改革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记载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
B.门阀士族发展成割据势力
C.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1-06-07更新 | 542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复习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A.导致国家分裂的主要原因B.推动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促进了大一统局面形成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2020-12-1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39年,光武帝刘秀下令度田,命令州郡官吏核检豪强地主控制的耕地和隐匿的人口。此举遭到刺史太守和豪强地主的抵制和对抗,刘秀下令停止度田。刘秀对豪强地主的让步
A.有利于扩大统治的基础B.导致了统治集团的分裂
C.为政治危机理下了祸患D.致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6 . 汉末迄于魏晋,士族在州郡三月青黄不接时,需要振赡匮乏;农闲时要组织修沟渎、治墙屋以备雨季,要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九月要治场圃、涂禾仓以待丰收,同时还要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外寇劫掠;十月丰收,集合宗族帮助贫弱之人。这类活动表明士家大族
A.消极避世退居农耕生活B.掌握着地方社会的领导
C.有很高的政治经济权力D.承受着沉重的社会负担
2020-11-1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质量普查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东汉时,“上自官僚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能即席而歌,即兴而舞"。下图为成都天回山东汉崖出土的击鼓说唱陶俑,造型夸张,人物面部的幽默表情被刻得极为生动活泼、传神。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艺术审美是陶塑的主要价值B.社会文化生活活跃灵动
C.四民社会等级秩序日趋瓦解D.成都地区成为文化中心
2020-11-1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A.国家税源枯竭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图为《东汉洛阳城平面图》。根据考古发现,东汉的礼制建筑群有太学辟雍(皇家弟子学习六艺之地)明堂(天子的太庙)、灵台(观天象望气之所)等,彼此相距不远。据图可知,当时礼制建筑群
A.凸显了儒家思想的政治教化功能B.奠定了古代中国礼制的基本方向
C.体现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D.折射出中央集权制的皇权加强
2020-09-30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公元11年的黄河大决口,从魏郡一直泛滥到清河郡,泛滥历时近60年。东汉明帝时,动员组织了数十万人修筑黄河大堤,花费以百亿计。一年后,工程完成,使改道后的黄河河床得到固定。汉朝取得这一成就,主要是因为
A.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B.完善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
C.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D.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