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东汉时期,豪强地主经济实力膨胀,大地主土地所有制不断发展,豪族地主通过购买、掠夺等方式兼并、抢占民田,建立起庄园经济。这一现象导致了
A.土地性质发生变化B.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2022-05-30更新 | 648次组卷 | 4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后汉书》载:“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荣乐过于封君,势力伴(相等)于首令。财赂自营,犯法不坐,刺客死士为之投命”。这说明东汉后期的豪强地主(       
A.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B.发展成为累世公卿
C.通过经营货殖敛财致富D.形成自给自足的田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继位,年寿不长。皇帝年少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逐渐长大,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外戚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被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D.外戚和宦官势均力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某同学根据东汉中后期政局变化所作的示意图

图中A、B两处应为
A.轻徭薄赋、独尊儒术B.王莽改制、农民起义
C.光武中兴、党锢之祸D.外戚专权、宦官得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吕思勉《秦汉史》的部分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第六章汉末事迹第十章后汉衰乱
第一节元帝宽弛第一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上)
第二节成帝荒淫第五节灵帝荒淫
第三节哀帝纵恣第六节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七章新室始末第十一章后汉乱亡
第四节新莽事四夷第二节董卓之乱
第五节新莽败亡第四节东诸侯相攻
A.朋党之争与皇权削弱B.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C.皇帝无能与戚宦专权D.党锢之祸与农民起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东汉初年,人口达到5 300万。东汉末年,由于军阀割据混战,人口锐减到一千多万,曹操有诗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B.官僚集团的内讧
C.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D.民族间战争不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汉光武帝刘秀恢复西汉的三十税一制,实施度田,并六次下诏释放奴婢。这些措施体现出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
A.扶植豪强地主B.强化中央集权C.以“柔道”治天下D.遏制地方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吕思勉《秦汉史》目录中,看到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第六章汉末事迹
第一节元帝宽驰
第二节成帝荒淫
第三节衰帝纵恣
第七章新室始末
第四节新莽事四夷
第五节新莽败亡
第十章后汉衰乱
第一节后汉外戚宦官之祸
第五节灵帝荒淫
第六节后汉中叶后外患
第十一章后汉乱亡
第二节董卓之乱
第四节东诸侯相攻
①朋党之争与外戚干政   ②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③皇帝无能与宦官乱政   ④社会动荡与边疆不安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汉时,刺史“以小制大”,监察地方,东汉继承了这一制度。东汉灵帝年间爆发黄巾起义,四方多事,朝廷选派重臣出任刺史,称“州牧”,掌一州的军事、财攻、民政大权。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A.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B.形成路、州、县三级制度
C.东汉皇帝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D.出现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局面
2021-07-07更新 | 543次组卷 | 30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9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与表中信息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
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
寿命272313039363414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诸侯发动“七国之乱”
C.外重内轻藩镇割据D.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2021-02-26更新 | 252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