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六月,光武帝刘秀颁发“度田令”,检查耕田与户口实数,即对原有户籍上的户口、年纪进行核实,对垦田进行实地丈量。“度田令”是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根据豪强地主拥有私有土地多少征收赋税。此举意在(     
A.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B.保障土地合法买卖
C.减轻自耕农经济负担D.笼络豪强地主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汉中后期, 官场出现诸如:陈蕃初仕郡,举孝廉,“遭母忧,弃官行丧”;赵典会帝崩,“遂解印绶策付县,而弛到京师”;延笃举孝廉为平阳侯相,“以师丧弃官奔赴,五府并辟不就”等现象。这表明当时(     
A.封建官僚政治成熟完善B.王国势力遭受沉重打击
C.儒家伦理影响政治行为D.政治腐败加剧社会动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据考古发现,东汉古墓的画像砖、画像石上画有住宅、楼阁、院落、粮仓、磨坊、猪圈、马车和农夫等,在住宅附近还有大片稻田、山林、池塘、盐井、渠道,还有收获、舂米、酿酒、纺织等景象。这可以用来说明,东汉时期(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庄园生活的自给自足
C.陪葬物品的丰富多样D.王国势力的逐渐恢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末陈胜、吴广揭开反秦起义的序幕,刘邦、项羽等反秦势力壮大,最终秦朝灭亡;东汉末年张角创立“太平道”,掀起黄巾起义,随后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这是中国古代封建大一统国家覆亡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下的斗争都(  )
A.是突发的农民起义B.体现了古代英雄史观
C.利用宗教发动民众D.源于阶级矛盾的激化
2024-01-26更新 | 91次组卷 | 16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第一、二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4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天津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朝暴政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文帝、景帝治理却打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年代“文景之治”,东汉又因为土地兼并导致黄巾起义引发军阀割据。问历史事件之间的启示是(     
A.历史成败决定历史解释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历史就是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轮回D.皇帝的好坏是王朝兴衰的关键
2024-01-12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天津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秦汉驰道制度规定,非经特许,任何人员不能穿行中央三丈的“天子道”。到汉宣帝时,出现平民“以其罪罚之轻”,公然违反驰道禁令的现象,至汉平帝时废止这一规定。这一变化客观上(     
A.导致了天子权威的衰落B.推动了道路交通政治化
C.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有利于商业交往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代设置“河堤谒者”,代表中央专司治河。东汉河堤谒者王景治河后至唐末,未发生较大规模的河患,有“八百年安流”之说。河堤谒者的设置(     
A.开创了古代治水官设置的先河B.加速了黄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
C.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治理矛盾D.体现了集权体制下的有效调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同学整理了关于秦汉时期历史时期演变的时间轴,空格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焚书坑儒,张骞西行B.与民休息,光武中兴
C.楚汉战争,独尊儒术D.百家争鸣,党锢之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载,东汉洛阳市场上出售的商品,主要有产自蜀郡的锦绣,有出自山东的绮纨,来自西域南海的犀象、珠玉、琥珀、玳瑁。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商业主要为社会上层服务B.豪强地主的势力不断膨胀
C.洛阳已成为国际性大都会D.地主庄园经济有一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在今南京、绍兴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铁农具;在江西、湖南也相继出土了东汉铁农具,有锄、铲、锸、斧等;广东徐闻也出土了少量铁斧、凿、刀等农具。这反映了东汉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冶铁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C.南方农业水平有所发展D.北方战乱影响农业发展
2023-05-01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期末复习-纲要上第一、二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4大核心考点+60道高频考题)-天津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