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末年为了对抗农民起义,出现了许多“坞堡”。坞堡是豪强地主以血缘和地域为载体,以宗族与乡里为纽带而形成的武装组织,且耕且战,自保自存。这一组织( )
A.是政府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B.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强化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因素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据考古发现,自东汉以来的一些古墓内,随葬一种反映土地私有权及其观念的明器——买地券。这种买地券,“南起广东,北至山西,西自新疆,东抵海滨,均有出土。”汉代买地券的普遍存在反映了(     
A.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田庄经济的商品化经营
C.士大夫丧葬规制的提高D.土地资源商品化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一考古发现最能体现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
2022-07-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
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2022-06-08更新 | 7579次组卷 | 5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段测2)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据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记载,自武帝崩后霍光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继位后亲信昌邑旧臣,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霍光遂废刘贺。这说明刘贺被废主要是由于()
A.继位之事违背宗法传统B.与权臣的权力斗争失败
C.诸侯国的势力再度膨胀D.个人在位期间昏庸无道
2022-06-04更新 | 486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建安元年(16年),曹操挟汉帝都许后,在许下招民屯田,当年即“得谷百万斛”。于是,从许下向北方各地推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认为,与此同时,针对当时“户口耗减,十裁一在”的情况,大力采取措施迁徙人民,充实冀、雍州等地。上述举措
A.大大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B.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C.抑制了门阀士族势力的膨胀D.推动了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东汉时期,多位皇帝登基时皆为幼童,控制皇帝的宦官和外戚事实上主宰了朝政。到了东汉末年,起兵争夺天下的地方军阀往往也挟持天子,以号令天下。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东汉
A.君主专制制度存在弊端B.制度赋予皇帝的权力较小
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崩溃D.郡国并行的危害并未根除
2022-05-18更新 | 539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测历史试题
8 . 东汉后期,朝政出现“跋扈将军”“十常侍乱政”等现象。这佐证了
A.藩镇割据出现B.外戚宦官干政
C.中央集权削弱D.阶级矛盾尖锐
2022-05-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莒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记载,东汉“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四帝,临朝者六后。莫不定策帷帘,委子父兄,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交互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
A.东汉皇帝大多年幼无知B.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C.外戚宦官群体势均力敌D.宫廷政变成为政治常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东汉末期,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政治黑暗,豪强地主肆意兼并土地,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
A.绿林军起义B.黄巾军起义C.黄巢起义D.李自成起义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