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0 道试题
1 .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到武帝,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材料中涉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措施是(     
A.盐铁专卖B.统一铸造五铁钱
C.北击匈奴D.颁布实施推恩令
2 . 西汉初年,高帝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各诸侯国建立宗庙祭祀。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宗庙居郡国非礼的主张。汉元帝时,下诏指出各诸侯国“久遵而不定,令疏远卑贱共承尊祀,殆非皇天祖宗之意,朕甚惧焉”,正式废除郡国宗庙。郡国宗庙的兴废反映了西汉(     
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B.对地方的控制逐步强化
C.王权与神权的结合D.致力于小农经济的稳定
2022-08-19更新 | 289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史记》记载“(汉文帝)治霸……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这使得人们对霸陵的具体位置存在争议。近年对“江村大墓”考古时发现,大墓布局呈现只能有皇室使用的“亞”字形,并出土了车府、中司空印等中央机构的印章以及有典型少数民族特色的金银器。经一系列考古发掘确认,“江村大墓”即是汉文帝霸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历史出现了由多元向一体的发展趋势
②汉初尊奉黄老思想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③中司空、车府等官职都隶属于皇帝掌控的中朝
④考古发现为解决历史争议提供有力证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8-16更新 | 924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汉元帝时,根据刺史所监察的郡国大小,设置专门的辅佐人员,俸禄百石,开始有了固定的幕僚;汉成帝时,刺史可以选择所在州郡的统帅,根据自己的意愿任免官员。这表明当时(     
A.朝廷中枢权力出现转移B.刺史的职权发生了异变
C.郡县和刺史间相互制衡D.政府监察效能得到强化
5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谓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做法是()
A.实行“推恩令”B.任用亲信近臣C.建立刺史制度D.频繁更换丞相
2022-08-15更新 | 413次组卷 | 15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尖子生考试历史试题
6 . 《大唐西域记》记载,东汉时期,丝绸技术通过和亲传入西域于阗,然而这场和亲在官方撰修的史书上并无记载。20世纪90年代,新疆楼兰出土了一件平纹纬锦,考古学者进而推断出丝绸技术传入西域的时间为公元3世纪。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技术传入西域不晚于魏晋时期B.考古材料无法证实文献记载的真伪
C.官方撰修史书比民间记录更有价值D.古代文献是认识历史最可靠的资料
7 . 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三教合归于儒D.现实统治需要
8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人之主大,天地之参也”“人之超然万物之上,而最为天下贵也”,君子(一般指高层)是社会民族的栋梁,可以驾驭万物,自然也就是人民的父母。由此可知,董仲舒(     
A.勇于突破礼制的束缚B.强调完善个人的修养
C.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D.确立了儒学正统地位
2022-08-10更新 | 667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一)历史试题
9 . 西汉元狩二年至元鼎六年(前121年一前111),匈奴降汉后,西汉在其故地先后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各郡建置年代,《史记》《汉书》记载不一,近人考订迄无定说。据此,下列选项对“河西四郡”表述准确的是( )
A.得益于汉武帝开疆拓土B.统治范围存在巨大争议
C.建置年代没有明确记载D.初期统辖于西域都护府
10 . 汉代,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丝绸是一种最值得信赖的货币。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市场上的白银货币量不足B.统治者对丝绸服饰的偏爱
C.政府军费开支的急剧增长D.丝绸具有高度流通的价值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