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表为某同学对秦汉时期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其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秦制汉制
律法秦律严酷汉文帝减轻刑罚,约法省禁。
思想“焚书坑儒”汉初尊奉黄老无为思想;中期开始“独尊儒术”。
中央官制丞相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三公九卿制;汉武帝时,设立中朝。
地方管理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汉初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到汉武帝实现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体系。
A.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B.汉承秦制同时有所损益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经济发展推动政治变革
2023-11-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周代施行于贵族王室社会上层的礼仪到汉代时一变而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汉儒把这些规范归纳为六礼、七教、八政,几乎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都能从这庞大复杂的网络体系中找到依据和评价标准。这反映出汉代(     
A.礼乐制度文化得到重建B.儒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
C.纲常伦理体系日益完善D.国家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2023-05-18更新 | 1028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联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地狱天堂”大致始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
4 . 近来有学者将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归纳为仁者爱人、地狱天堂、三教合一、性理之学四个主题。其中“地狱天堂”大致始于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刺史所注意的事务被概括为“六条问事”,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郡太守)不奉诏书,侵渔百姓”“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等等。以上材料表明设置刺史是为了(     
A.确立全新的官吏选拔制度B.监察郡级官员及豪强势力
C.打击游侠豪右的不法行为D.防止破产的农民沦为奴婢
6 . 东汉初期有一位皇帝推崇“黄老无为”思想,下图是历史教师对其治国理政举措的概括其中横线处应是
A.防范外戚,增强尚书台作用B.均输平准,控制商业贸易
C.分设刺史,监察地方政治D.尊崇儒学,设立五经博士
7 . “王天下”是儒家对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先秦儒家再到西汉诸儒,“王天下”的解释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了儒家(     
A.正统地位不断加强B.哲学体系日益完整
C.神学色彩逐渐浓厚D.因时而变创新突破
2021-09-08更新 | 63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20届贵州省贵阳、铜仁、六盘水、黔南州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下列叙述中哪项最能概括董仲舒的成就
A.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著名主张
B.改造了原来的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与道家的合理成分,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C.继承了孔子的“仁”,并将其发展为系统的“仁政”思想
D.一生注重讲学,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9 .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董仲舒的这一主张可概括为
A.“天理一体”B.“君权神授”
C.“三纲五常”D.“天人感应”
2020-10-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指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可巧)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穹进脉,川谷之象也。”该主张可概括为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大一统D.天人合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