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农民起义风起云涌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地方豪强独霸一方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022-10-19更新 | 1171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群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初年,官府手工业作坊还有相当大的规模,盐铁业仍然为国家所掌握。到和帝(79—106年)时,政府被迫下令盐铁开禁,只设官收税。东汉后期,崔寔在《政论》中写道:“刀牟悉钝,故边民敢斗健士,皆自作私兵,不肯用官器。”这一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弛B.“工商食官”制的衰落
C.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D.地方王国势力的膨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因西汉末年外戚势力膨胀,侵夺皇权,导致王莽代汉。光武帝刘秀规定“后妃之家不得封侯与政”以防止外戚专权,明、章二帝继续奉行这一政策。这一政策(     
A.避免了外戚干政在东汉出现B.导致东汉藩镇割据现象出现
C.因形势变化而没有贯彻始终D.使东汉陷入了宦官专权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光武帝时期,三公高高在上,享受一万石的俸禄,却没有实权。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东汉前期这一局面反映出(     
A.中央决策机构日益臃肿B.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加强
C.外戚专权受到一定遏制D.贵族等级体系日趋严格
2022-10-15更新 | 365次组卷 | 3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5 . 东汉末,从地主阶级的政治中心城郭,到地主阶级田庄所在的乡邑,都受到黄巾军起义的打击,从地方县令到州刺史和郡守,也无不受到制裁。州刺史“望寇而奔”,“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这说明黄巾军起义(     
A.清除了国内的腐败现象B.冲击了东汉的统治秩序
C.摧毁了基层的郡县架构D.事实上结束了汉朝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后汉书》 记载,汉光武帝因为“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称为“度田”,这与拥有大量田庄的河南、南阳地方豪强地主集团产生矛盾,许多“郡国大姓”竟与“群盗”一起发动叛乱。刘秀在镇压地方豪强叛乱的同时,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集团做出了让步。这(     
A.推动了州刺史监察职能的演变B.瓦解了“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
C.埋下了东汉末分裂战乱的隐患D.导致了东汉外戚和宦官的专权
7 . 在邾国故城遗址出土了刻有王莽诏书铭文的“同律度量衡”器,铭文曰“据土德受,正号即真……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龙在己巳,岁次实沉。初班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据此推断,这一诏令(     
A.改变了度量衡混乱局面B.借鉴前人实现王道复古
C.为政权合法性制造依据D.有利于王位的世代永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自叙》中回忆道:“会黄巾盛于海岱,山寇暴于并、冀,乘胜转攻,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其回忆反映出黄巾起义(       )
A.因土地兼并盛行而爆发B.主要在沿海地区进行
C.彻底改变了土地所有制D.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
9 . 《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记载:“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这一经营方式(     
A.依赖农奴集中劳作B.带有庄园经济色彩
C.面向市场组织生产D.得到政府大力推广
10 . 如图为东汉画像砖戏虎图,据记载,汉代搏兽活动很兴盛,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的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百兽驯服听命是国泰民安的瑞兆。据此可知,此类画像砖(     
A.证实了汉代国家统一安定B.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D.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