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所示为山东嘉祥洪山村东汉画像石(局部) ,图中左侧男子跪地执斧砍制木料,面前有一辆即将制成的推车; 其背后妇人,背负小儿,手拿一段辋(车轮外周) ; 右侧一人呈操作状,另一人佩刀而立,呈监督状。这可用于研究东汉(     

A.家庭手工业的进步B.地主庄园的生产模式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浪漫主义的绘画潮流
2024-03-17更新 | 97次组卷 | 3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自西汉中期以来,汉代铜镜的样式趋向于统一,几乎在各地区同时出现,但东汉中后期的“神兽镜”和“画像镜”却首先在长江流域兴起。根据出土的许多铜镜的铭文可知,当时洛阳的制镜技术是最有名的,但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的技师也可与洛阳的技师相比。这表明(       
A.江南手工业生产技术发展B.经济重心呈现南移的趋势
C.手工业生产区域分工显著D.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2024-03-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A.加强道德修养B.追求政治利益C.辨别大宗小宗D.维护均田制
2024-02-27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辛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中后期,士人中流行的汉赋,颂德宣汉之风逐渐淡出,讽谏功能日渐式微,隐逸之风大为突显。这种变化反映了(     
A.政治衰退的时代景象B.逐渐理性的士人心态
C.士族衰落的政治现实D.日益壮大的庄园经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的《庄园图》(见下图)画面上群山环抱,庄园里面有走廊、房间、坞壁。厩栅中养着马、猪、羊等家畜,还有牛耕、采桑、沤麻、养鱼、狩猎、酿造等景象。由此可知东汉庄园经济(     
A.商品经济十分繁荣B.采取多种经营策略
C.放松对外安全防范D.产品以交换为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司隶校尉始置于西汉武帝时,东汉复置。司隶校尉可以督察京师百官,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刘秀时,“(鲍永)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威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刘秀重用司隶校尉意在(     
A.强化中央集权B.提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专制皇权D.确保选官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汉后期,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他们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主要因为其活动触犯了(     
A.宦官利益B.外戚权势C.皇帝权威D.士族权益
9 . 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不考虑规模效应和技术进步,非农产业的产量应当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即增速)增长(曲线1)。汉代以农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下,收入的增加速度应当与农业的投资回报率按照一个固定的“斜率”增长(曲线2)。这就决定了汉代社会的整体消费能力只能支撑A点以下阴影部分的非农产业产量(如图所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汉代(     

A.践行了重农抑商政策B.国家分裂势力加剧C.赋税制度进一步优化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
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3-10-23更新 | 649次组卷 | 97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