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如表史载先秦至隋代黄河决溢改道基本情况表,据如表推断,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代基本情况
先秦、秦决溢改道的记载很少
西汉决溢达十次之多,其中五次都导致了改道
东汉决溢一次。前期河患严重,王景治黄后河患减轻
魏晋—隋长期安流,三百多年只有三次决溢
A.治河官员的贤愚B.历史记述的疏密C.农耕区域的伸缩D.封建王朝的盛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西汉中期以前的墓葬多随葬鼎、壶等礼器;东汉中晚期,墓葬中则更多的是仓、灶、井、罐等生活实用器,鸡、鸭、犬、猪等家禽家畜俑。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统治者生活奢靡B.等级制度弱化C.儒学影响力增强D.社会经济发展
2024-05-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东汉后期,巴郡太守但望上疏,请求分巴郡为二,主要理由为:辖区较广,自西汉中期后未曾变化,而人口的增加、产业的兴盛等因素,加大了管理难度。这反映了当时(       
A.地方豪强势力急剧膨胀
B.区域经济格局有所改变
C.地方官员治理能力低下
D.边疆地区治理难度较大
2024-04-16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卷(四)历史试题
23-24高三下·全国·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尚书在西汉初年,是九卿少府的属官,“掌通章奏”,“秩六百石”,地位与待遇较低。东汉建立后,光武帝刘秀正式成立尚书台,将其由事务官变为政务官,承担了原本属于“三公”的许多职能。这一变化(     
A.是宦官干政的源头B.改变了中央决策程序
C.使尚书成为真宰相D.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2024-04-05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训练专项01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汉时期,水利灌溉主要依赖官府统一兴修的水利工程。到了东汉,民间兴修的陂塘、井灌等水利设施遍布南北各地。这一变化源于(     
A.田庄经济的发展B.政府组织能力提高C.南方地区的开发D.个体农耕普遍存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汝南袁氏以通经兴家。逐渐发展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家族的兴衰与东汉社会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族变迁中的历史

材料二   袁良以习《孟氏易》举明经为太子舍人,东汉光武初任成武令。以后其孙袁安以通《易》举孝廉,持身庄重、居官不畏权势、以公事为重,颇为朝廷恃赖,历仕明、章、和三帝,位至三公,从此袁氏地位急剧上升。袁京、袁赏、袁敞等皆因高门而被拜为官;袁敞以父任为太子舍人,廉劲不阿权责,颇有父风,屡在三公位。袁汤多历显位,仕至三公。袁成任三宫中郎将,与外戚梁冀交好;袁逢曾任太仆、司空、执金吾;袁隗为三公。宗族袁赦时以中常侍(东汉时由宦官担任)用事于中,与袁逢、袁隗相为内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他公族同”。其时大将军以下莫不与袁氏交结。

袁绍“壮健好交结”“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加上汝南袁氏的声望和他特殊的身份,周围有一大批拥护者。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汉末董卓进京、欲行废立事,袁绍最先起兵山东,进讨董卓,响应者众,号称百万,袁绍被推为盟主。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夺青、并二州,后又占据幽州,一统河北,成为势力最大的诸侯,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后病逝。表术年少时以侠气闻名,后升迁为虎贲中郎将,曾与袁绍、曹操等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击败后割据扬州,一度称帝,部众离心,病死。

——据胡秋银《汝南袁氏的发展与东汉社会之变迁》等

袁氏家族的兴衰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公元91年,窦宪派军兵出居延,深入五千余里,大破北匈奴。南匈奴附汉,北匈奴远飙。东汉中期,羌人大起义后,朝堂出现了“弃凉之议”。当时“公卿师尹咸欲捐弃凉州,却保三辅”。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边疆危机的日益加剧B.传统夷夏观影响国家政策
C.中央政府权威的式微D.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衰退
2024-04-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张掖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历史试卷
2024·山东枣庄·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某同学根据东汉中后期政局变化画的一幅示意图,图中AB两处应为(     
A.与民休息、独尊儒术B.王莽改制、农民起义
C.光武中兴、党锢之祸D.外戚专权、宦官得宠
2024-03-31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西汉武帝时期修筑的居延边塞烽燧防御设施,到东汉中后期,逐渐失去其功能和作用(如下图所示)。这一变化缘于(       

A.西域都护府的设置B.刺史制度的实施
C.地方治理政策改变D.地方豪强的崛起
2024-01-23更新 | 37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西汉初期,尚书台(皇帝秘书机构)的职责是“在殿中主发文书”,东汉后正式成为朝廷衙署,握有“主赞奏事,总领纲纪,无所不统”的重权。这一变化的作用是(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D.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