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记载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
A.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
B.门阀士族发展成割据势力
C.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
2021-06-07更新 | 5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复习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改制后“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这反映了王莽改革(     
A.厉行重农抑商B.遇到了保守势力的极大阻力
C.挽救了社会危机D.破坏了经济,加剧社会动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在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中有如下记载:“东汉大约有八十年稍安的局面。其余时间的农民,莫不时时处于破产沦亡的危机之中。贫民最多的时代,尤以东汉为甚。根据史籍记载,东汉诸帝,无一不忙着赈济贫民……”材料主要反映了东汉
A.国家税源枯竭B.政府无力从事农村救济事业
C.农民赤贫化的程度加深D.国家的经济结构被破坏
4 . 秦末农民起义和东汉末农民起义的共同点是
A.都引发了少数民族的南下B.都直接推翻了王朝统治
C.都为司马迁《史记》记载D.都是阶级矛盾激化引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方舆胜览》记载,公元211年,刘备和刘璋相聚富乐山,看见绵州繁荣景象,刘备高兴地说道:“富哉!今日之乐乎!”绵阳富乐山因此得名。据此可知
A.当时的四川社会稳定B.此次相聚发生在东汉末年
C.绵阳的经济领先全国D.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2020-09-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后汉书》记载:“东汉自和宦官诛外戚窦宪,对郑众封侯信任”。此后“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皆由宦官决定政局,信用宦官有其缘故。这表明
A.皇帝在与外威的斗争中处于劣势
B.皇帝惟有借助宦官才能掌控政局
C.宦官干预朝政的合法化、制度化
D.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2019-01-30更新 | 2679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6-2017学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学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汉代郡名,辖越南北部)徼外献象牙、犀角、碡瑁,始乃一通焉。”这位使臣来到我国的路径最可能是
A.从西域经阳关而来
B.越葱岭经河西走廊而来
C.从天竺经云贵高原而来
D.由东南亚航海而来
2019-08-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历史第二分册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后汉书·宦者列传》中记载:“东汉自和帝利用宦者诛除外戚窦宪,对郑众封侯信任”。此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皆由宦者决定政局。这表明
A.皇帝在与外戚的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B.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C.宦官干预朝政的制度化、合法化
D.皇帝惟有借助宦官势力才能把控政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正月命女红趣织布
二月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
三月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
六月命女红织缣缚
八月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
十月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
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
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
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
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