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材料   王莽篡立新朝,倒行逆施,天下大乱,刘秀随兄起兵于南阳,在昆阳之战中大败王莽军队。25年,刘秀在南阳豪族和河北豪族的大力支持下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经过十二年的统一战争消灭割据势力,使政局稳定下来。他提倡“柔道”治国。经济上再次诙复三十而税一的旧制,下诏进行度田,清查天下田亩、人口。政治上“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此外他推行“退功臣而进文吏”的政策,逐渐削弱了以云台二十八将为代表的主要功臣的权势,剥夺了部分军功人员的官职,但均给予优待。同时,他还选拔任用了大量儒法兼通的文吏,以弥补功臣退出官职后的空缺。文化上,刘秀大兴儒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教育,以培养后备文官。刘秀励精图治开创了“光武中兴”的辉煌时代。

——摘躺自赵瑞军《刘秀“退功臣而进文吏"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刘秀治国之道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光武帝实行“退功臣而进文吏"政策的意图
2022-05-08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庄园生产活动的记录。崔实晚年移居洛阳后写成,书中反映的农事季节,也和洛阳及周边地区相符。

正月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研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书篇章。

命女红趣(同趋,督促)织布。

可种春麦、豍豆,尽二月止。

命典馈酿春酒。

三月

是月也,杏华盛,可菑沙白轻土之田。

时雨降,可种觐稻。

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可粜黍。买布。

九月

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摘编自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

材料二 《隋志》“农家”:《四民月令》一卷,后汉大尚书崔实撰写。《旧唐书》同。《新唐志》做“崔湜”,误。宋不著录。近人任兆麟、王谟皆有辑本,编次不伦,且多罣漏(罣漏:提及者少而遗漏者多)。王本又误以《齐人月令》谓即《四民月令》,而所采《齐民要术》有今本所无者六事。其文不类,未知何据……

嘉庆乙亥岁秋九月,乌程严可均谨叙。

——摘编自《严可均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运用《四民月令》研究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时应注意的问题。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汉)光武(帝)建国伊始即以黄老无为作为治国思想,“议省刑法”“解王莽之繁密,还汉世之轻法”,致力于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光武深知,要真正与民休息,就必须把国家的战争体制转向经济建设体制。《后汉书·光武纪下》曰:“初,帝在兵间久,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建武十七年冬,光武宣称:“我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这种浸润黄老无为思想的“柔道”影响到光武的对外政策。光武以“柔”为主的边防政策的实施,既保证了政权的稳定与安全,又大大减少了对外战争,从而使东汉精兵简政、休养生息获得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汉书·刑法志》称:“自建武、永平,民亦新免兵革之祸,人有乐生之虑,与高、惠之间同。”“光武中兴”其实与光武的边防政策密不可分。

——摘编自《东汉初期军制改革与其边防政策》

(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光武帝在建国初期进行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东汉光武帝改革的影响。

2018-05-17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二)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