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武帝时期设立《五经》博士,经学逐渐发展并进入全盛时期。经学不仅是士大夫进入仕途的必经之路,而且经由皇帝“称制临决”,成为思想上的最高权威。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儒学(     
A.开始确立起显学的地位B.成为国家的制度性规范
C.奠定了选拔考试的基础D.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2023-03-22更新 | 70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孔子死后,其弟子将其故宅改作庙堂,祭祀孔子。汉武帝时,太学和地方郡县学校开始祭孔,东汉桓帝时,在孔庙设置官员管理。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和巩固B.儒学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C.汉代重视对礼仪观念的传承D.国家的统一强化了文化认同
2023-03-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实验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学者认为,西汉中期,循吏群体在发展壮大。循吏在地方行政中以德治为本,坚持“教化而后诛罚”的原则,对无孝义者“以礼让化之”,让其“感悟自革”。循吏的行政实践(     
A.促成儒学取得正统地位B.体现了儒表法里的特征
C.适应国家治理方式调整D.推动了宗族势力的发展
2023-03-14更新 | 507次组卷 | 7卷引用:广西桂林、河池、防城港三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关键是(     
A.它从尊崇黄老之学发展到格物致知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
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
5 . 有学者认为,与其说汉代的“独尊儒术”扼杀了“百家争鸣”,倒不如说是“百家争鸣”促进了各家的融合与统一,而所谓的“独尊”正是“百家争鸣”融合的结果。该学者意在强调,汉代“独尊儒术”(     
A.吸取了秦“焚书坑儒”的教训B.是先秦思想多元共竞的产物
C.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D.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2023-03-09更新 | 124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孔子与董仲舒的伦理思想是对他们生活时代所提出的挑战的回应。

——马国华《孔子与董仲舒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国家有两种实力,一种是以经济和军事力量为基础的“硬实力”,另一种是通过其文化和意识形态为吸引力的“软实力”。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增长会提高自信心、自负感,以及更加相信与其他民族相比,自己的软实力更优越,并大大增强该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其他民族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开始提倡对儒家思想的宣传,党的领导人宣称它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李光耀把儒家思想看做是新加坡成功的原因,并积极地向世界的其他地方宣扬儒家思想的价值观。

——摘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孔子与董仲舒的“生活时代”所面临的“挑战”。并以此说明两位思想家作出的“回应”。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帝国文化”的原因。
(3)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家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朝灭亡后,儒学的复兴虽有其思想与社会的内在之势,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其得政治上的助力”则是重要原因之一。“政治上的助力”应是指(     
A.汉承秦制B.无为而治C.设立中朝D.尊崇儒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某学者认为,秦始皇与汉武帝有类似之处,都是儒家和法家的结合。秦始皇崇尚“严刑峻法”,但也利用儒家理念辅治;汉武帝以孔子为宗师,却用管子、商鞅的法家思想佐治。该学者认为,两者的做法(     
A.挑起了礼治与法治的争论B.形似而实质矛盾
C.都推动了律令儒家化进程D.具有内在一致性
2023-02-2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皇帝的支持下编撰《汉书》。他在《汉书·艺文志》中将先秦以来各种图书分为六大部类,即“六略”。第一类是最重要的典籍,其中按重要性又分为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和小学等。《汉书·艺文志》的书目分类及排列显示出(     
A.统治者提倡文化多元B.史书编撰已被官方垄断
C.儒家思想影响力巨大D.文化交流推动思想活跃
2023-02-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暨下期开学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有学者认为,“大一统”观念包含空间与疆域拓展的意蕴,也强调军事扩张行动必须具备道德合法性。借此昭示“大一统”与“大统一”之差异,界分“王道”与“霸道”之别,据此秦朝只可被视为“大统一”,而西汉则应称为“大一统”。据此西汉被视为“大一统”的主要原因是(     
A.整合广大疆域实现了统一目标B.推行儒学教化形成文化认同
C.废除了地方实行的郡国并行制D.汉承秦制的基础上巩固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