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
2020-07-09更新 | 14169次组卷 | 15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代)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又曰旗亭楼。”汉代“市井”图砖显示,汉代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三方设门,每门三开。这反映出汉代(     
A.城市集市较为开放B.注重城市集市规划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D.市场经营管理规范
2023-03-03更新 | 115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3 . 如图所示为东汉画像砖,该画像砖描绘了汉代集市的场面,画面左右上方有着“北市门”“南市门”的字样,标注了市集的方位。在这个繁荣的市集中,有开门迎客的店铺,有就地撑伞的地摊,有高台叫卖的贩夫,也有徒步交易的走卒。虽寥寥数人,贸易摊却安排得井井有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汉代(     

A.交易散布于民间住宅区B.民间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C.画作多取材于市民生活D.商业交易活动规范有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汉代,无论是土地买卖还是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易,不仅要有证券或契约,还要在契约中标明时间、买卖双方的籍址姓名、价金及证人等内容。这表明汉代(       
A.政府放松了对商业限制B.商品交易得到了规范
C.市场秩序日益正规合理D.国家注重商业税征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五铢钱自汉武帝推行以来长期使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下达法令“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但魏明帝时又重新铸造五铢钱发行,史载“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五铢钱的存废
A.源于货币制度的惯性B.体现长期战乱的危害
C.促成世家大族的兴起D.反映商品经济的变化
6 . 贾谊曾上书汉文帝,日:“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重,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今驱人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伎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言皆趋农作,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经济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C.商业活动较为兴盛D.重农抑商成为社会共识
2022-09-07更新 | 230次组卷 | 8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第二次调研(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信息可以集中用来佐证西汉前期
《史记货殖列传》载,西汉初齐人刁间“逐渔盐之利”“起富数千万”
西汉霍贺出土一件漆奁,器内底部有墨线绘印章,刻有篆书“桥氏”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驰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
据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文景之时,已出现所谓“中舨共侍约",即合伙做商贩所共同订立的契约
A.统治者奉行轻徭薄赋的政策B.政府无意推行盐铁官营政策
C.个体工商业注意创新营销方式D.个体工商业发展环境相对宽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史书记载,“秦汉以来,风俗转薄,公侯之尊,莫不殖园圃之田,而收市井之利。渐冉相仿,莫以为耻”。这反映出当时(     
A.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D.豪强地主控制了商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郑玄说:“大市,人民(奴婢)马牛之属用长券(券,指木牍、竹简制的券书);小市,兵器珍异之物,用短券。”商品交易时,“为券书以别之,各得其一,讼则案券以证之”。据此可知
A.商品买卖的契约形式已被使用B.契约形式成熟和标准化
C.政府的“抑商”政策形同虚设D.实物借贷形式比较普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