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阎步克在《波峰与波谷》中指出:交替的“胡化”与“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意在说明魏晋以来( )
A.民族融合促进官僚政治的成熟B.民族融合加速门阀政治的衰落
C.民族融合奠定隋唐统一的基础D.北魏孝文帝改革重振中华帝国
2 . 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
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
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
2020-02-05更新 | 1134次组卷 | 2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某一时期朝代更迭的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填写的正确朝代是(     
A.前秦隋B.西晋北魏C.北魏后赵D.西晋隋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起于曹丕废汉自立(公元220年),止于隋灭陈(公元589年),历时将近400年。就其时代特征而言,有以下几点:

①政治局面:长期分裂割据。

②南北经济:此消彼长。

③民族关系:在冲突中走向融合。

④国家制度:承秦汉启隋唐这一时期的许多制度,表现出承前启后的过渡性。

⑤士族政治:在盛极而衰的过程中显示其特色与能量。

⑥思想文化:包容异质和张扬个性。

根据所学,结合上述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②③民族关系特征任选一个题目,并结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我国古代两个时期的形势示意图。图1到图2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A.民族隔阂逐渐消失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诸侯混战愈演愈烈D.由分裂逐步趋向统一
2021-10-20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北朝时期,入主中原的五胡视自己为“炎黄子孙”,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开始自称“中国”,由此出现了少数民族政权从承认东晋“正统”,到纷纷自称“中国”、“中国正统”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A.中原农耕经济遭到破坏B.民族交融及统一的民族心理渐趋形成
C.中原王朝权威受到挑战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023-12-26更新 | 88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百树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年),“四方多事,加以水旱,国用不足”。有官员上奏提议取消常年给百官提供的酒类特供,得到批准,但规定了例外情况,如负责祭祀的官员和“远蕃使客”。北魏孝明帝的这一做法(     
A.易加剧统治危机B.利于推进民族交融C.可消除财政困难D.净化了官场的风气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