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史籍记载,公元 495年,一位皇帝在与大臣对话时指出:“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汉语)。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各宜深戒。如此渐习,风化可新。”此事发生于以下示意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023-03-25更新 | 573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对山西大同地区已发掘的北魏晚期墓葬进行研究时发现,汉族贵族墓中出土的陶俑男戴风帽,女性高髻包巾,身穿斜领窄袖长袍,是鲜卑族的民族服饰;而鲜卑贵族的墓葬形制是方形弧边四角攒尖顶的砖室墓,是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相互交融B.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C.三教合一推动民众习俗趋同D.统治者“封建化”的结果
2022-12-26更新 | 286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类定了基础,在战乱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     
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B.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C.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D.比较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
2022-08-19更新 | 165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8年高三毕业班联考 (一)文综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透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融合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草原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的互动(不同文明如何协调自身,如何呼应对方,如何选择文明的发展方向)。……虽然在人口和物产上,农耕的“禾的世界”一直拥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草原的优势在于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事力量,这足以使草原与华夏成为对等的两大区域文明,忽视任何一方区域文明的影响力和历史贡献,都无法清晰解释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

——摘编自波音《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

注:作者波音所说的“草的世界”(草原文明)是较为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北方蒙古草原及其两侧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或者粗略地说,是长城之外的区域。“禾的世界”(华夏文明)同样不止包含了狭义的平原农耕区,而是指长城之内,以农耕平原为主干,囊括了山川河湖的区域。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30更新 | 663次组卷 | 7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几次人口流动情况
318年石勒徙羌羯降者10多万落于冀州
329年石虎徙氐,羌15万落于司、冀二州
349年河北大乱,流民20余万渡河投奔东晋
398年拓跋珪徙幽冀等六州吏民杂夷10余万充实代地(今内蒙古一带)

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B.人口迁徙促进阶级流动
C.北人南迁促进南方开发D.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2022-03-24更新 | 32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2(天津卷)
6 . 对比图1、图2中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的变化。这一农牧分界线的变化
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
C.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D.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
2022-02-17更新 | 964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益中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四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时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五代十国时期D.宋金元时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资料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宗法意识观念趋淡B.门阀特权被削弱
C.三省六部制的影响D.考试入仕的开始
2021-12-10更新 | 240次组卷 | 23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毕业班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治形势混乱,但十六国统治者并不满足于建立割据政权,如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在修建都城时宣称“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魏孝文帝更是志在“南荡吴越,复礼万国”。这可以说明当时(     
A.大一统思想普遍存在B.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C.统一趋势逐渐加强D.南朝局势相对稳定
2021-05-24更新 | 645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魏早期,祭祀以自然崇拜和女性祖先为主。孝文帝执政后改革传统祭祀制度,华夏圣君日益与北魏统治者的血缘祖先结合成为北魏政权的祖先神并与儒家先贤共同成为祭祀的主要对象。这一改变意在
A.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B.削弱鲜卑旧贵族势力
C.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D.变革传统的社会习俗
2021-05-22更新 | 99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