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考古发现,后燕昌黎太守崔遹于395年葬于今辽宁省朝阳县附近。其墓圹与棺木形制是慕容鲜卑式样,但随葬器物如陶器、漆器、铜魁、铜刀、砚板、铜钱、铜弩等物与汉晋中原地区墓葬相似。这体现了(     
A.中华文明分布比较广泛B.鲜卑经济与汉晋实力相当
C.北魏与东晋的贸易频繁D.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高三5月高考适应性大练兵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考古发掘证明,北魏洛阳城的核心格局继承和发展了中原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规模、位置和名称等与魏晋一致。北魏此举意在(     
A.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B.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推行中原的礼仪制度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2024-05-14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到南北朝末期,各族人民在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已和汉族基本上一样了;胡乐、胡舞、胡床、胡饼及尊重妇女的意识等也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据此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     
A.女性地位有所提高B.华夏认同观念形成
C.民族交融双向互动D.少数民族加速汉化
2024-05-14更新 | 21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东晋政权依靠士族势力的支持而建立,然而面对国家的贫弱,政府曾多次清查豪强占有的隐户,还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这些做法有利于(     
A.控制士族势力发展B.推动江南地区开发
C.增强政府经济实力D.稳定南迁侨民人心
2024-05-0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赣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鉴于“雍土多诸侨寓”,大臣王玄谟建议“所统侨郡无有境土,新旧错乱,租课不时,宜加并合”。南朝宋孝武帝将此付诸实施的结果是(     
A.士族加剧对人口的隐瞒B.南北对峙局面得到了缓解
C.门阀势力因此得到膨胀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魏颁布均田令,西魏确立府兵制,二者为此后的隋唐盛世提供了重要条件。学者们关注到,这些只在北朝首创,南朝缺无。这说明(     
A.北方文化总体上优于南方B.改革总是体现社会进步
C.南北社会经济发展差异大D.民族交融激发制度突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把鲜卑穆、楼、于等八姓与汉族崔、李、王等著姓划为同等,并将士族划定为膏粱、华腴、甲姓、乙姓、丙姓、丁姓诸等级,规定士族不得担任低级官职。这些举措意在(     
A.缓和士族与庶族之间矛盾B.推动各民族的交融
C.促进鲜卑贵族内部的团结D.巩固王朝政治统治
2024-03-27更新 | 33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观察下图可知,当时(     
A.政治中心完成了南移B.社会政局的变动
C.南北交通的不断发展D.世族游历的风气
2024-03-15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轮复习验收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北魏皇帝“赐名”,是利用拓跋鲜卑传统进行统治的一种做法。孝文帝统治时期,扩大了赐名的范围,增加了赐名的人数,尤其是将境内汉族大族作为主要赐名对象,并使这些大族获得赐名的人数远远超过拓跋鲜卑贵族。孝文帝这一做法有利于(     
A.强化祖源认同B.推动民族交融C.社会阶层流动D.抑制鲜卑贵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3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