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中国古代不少人口迁移运动都带有政治权力的影子,迁移的动因有避难、迁都、垦荒等。而由最高统治者主导的内聚式的人口迁移运动,往往带有增强文化向心力的意图,最适合作为其依据的是(     
A.秦朝将六国贵族迁入咸阳B.北魏贵族移居并改籍洛阳
C.靖康之变后宋室南渡偏安D.清前期移湖广之民人四川
2 . 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上述举措(       
A.旨在构建政权合法性B.助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反映了南北文化趋同D.深受宗法血缘观念影响
2024-05-2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冲刺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北朝时期历史主流是在北方还是在南方,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下表是对“分裂下的南北朝:孰是历史主流”观点的不同表述。

阁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方少数民族的部族制度与华夏制度的剧烈碰撞,最终在北方地区激发出了新的变迁动力与演进契机,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东晋南朝代表着三国西晋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正常道路,十六国北朝则‘走着一条特殊的道路’,是一段插入的‘并非必然的过程’,南北朝历史的显著差异,‘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必将随着这些特殊历史条件的消失而消失。唐代的变化正是随着这些特殊历史条件的消失而产生的’,‘从更长的历史视野来看’,唐代的变化不过是对东晋南朝的继承或衔接,即南朝化。”
评述材料中关于历史主流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4-05-2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颁布了一系列诏令:“诏禁士民胡服”“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葬河南,不得还北”“改姓氏,定诸州士族”“稽古复礼,庶令乐正雅颂”。这些诏令(     
A.强化了汉族门阀士族制度B.表明社会生活以汉族风俗习惯为主
C.复兴了汉族传统礼乐制度D.以法律形式肯定了民族交融的成果
2023-11-08更新 | 228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4届高三一诊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孝文帝在位期间曾先后多次祭孔,祭孔的规格不断提高。公元492年,孝文帝诏令“改谥宜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此举标志着孔庙祭祀被正式纳入北魏的国家祭祀体系。该举措旨在(     
A.将祭祀制度规范化B.强化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有效控制士人阶层D.扫除冯太后的政治余威
2023-10-20更新 | 687次组卷 | 15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