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反映了自东汉至西晋末年,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的情况。唐刘知几《史通·邑里》记载:“异哉!晋氏之有天下也,自洛阳荡覆,衣冠南渡,江左侨立州县,不存桑梓。”“衣冠南渡”的原因是(     

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分布与北方流民南迁示意图
①气候恶劣,北方少数民族难以生存
②北方战乱,中原地区多数家园被毁
③北人南迁,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
④衣冠南渡,保存中原儒家传统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齐民要术》中记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胡人在烹饪牛羊肉时加入了米和面;在汉代之前汉民族的饮食中很少有乳制品,此时饮酪也慢慢在汉族中普及开来。”此现象说明(     
A.汉族饮食更受游牧民族喜爱B.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C.胡人颠覆了汉族的饮食习惯D.民族交融丰富了饮食文化
3 . 《晋书地理志》记载“至桓帝永寿三年(东汉156年),口五千六百四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六”“太康元年(西晋280年)平吴,口一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六十三”。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是(     
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而据《晋书》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相继向中原迁徙,在北方建立起许多政权,这些政权大都自称是黄帝后裔。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仍导致外族入侵D.中央集权制度不被认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表明(     
A.西晋时民族间融合趋势增强B.内迁民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少数民族内迁导致西晋灭亡D.内迁民族深受儒家伦理影响
2022-08-05更新 | 1192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这种现象说明
A.汉族人已全部被赶出中原B.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C.内迁民族全部被汉族同化D.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2019-10-10更新 | 1171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晋代《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而在宋元时期文人的笔下,诸葛亮的形象被大力美化或神化,志在北伐一统、兴复汉室的诸葛亮成为民族英雄、爱国志士,更成为呼风唤雨、用兵如神的神奇军师。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文学风格的发展
B.主流思想的演变
C.统治政策的需要
D.民族矛盾的尖锐
2017-10-18更新 | 466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