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国家产生与社会变革B.经济衰退与文化停滞
C.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盛行面食且品种丰富,馒头、炸油饼、胡饼深受内地人的喜爱。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稻北粟格局的形成B.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
C.民族融合加深的产物D.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
3 . 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公布了品官占田荫客制,其中规定一品官可以占有土地50顷和佃客50户,衣食客3人。国家还给品官和世族以菜田或厨田,如三公或从一品人员,“给菜田十顷,田驺(专事农业的奴隶)十人”。这些措施(       
A.限制了贵族阶层的特权B.说明政府倡导规模化经营
C.促进了士族门阀的发展D.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能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形势的是(     
A.B.
C.D.
2022-12-05更新 | 421次组卷 | 43卷引用:重庆市万州新田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北方内迁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边境汉人放牧图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
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2022-11-10更新 | 742次组卷 | 41卷引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表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65
263年66342314664234432882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230002300000
A.自然灾害多发B.佛教在中国盛行C.专制皇权衰落D.豪强士族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
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
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
2022-05-31更新 | 1017次组卷 | 58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8 .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
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
2022-05-30更新 | 2529次组卷 | 27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南北朝时期,门第之风盛极一时,择偶必先看门第出身,高门大姓结成一个封闭的婚姻圈,只在圈内通婚,不与庶族通婚,……与此同时,北朝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却越来越普遍,胡汉之间的婚姻风俗也相互影响。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       
A.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得愈加系统严密B.九品中正制强调出身门第血缘纯正
C.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渐成时代潮流D.门第观念不影响胡汉之间通婚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五胡不是野蛮人,是牧人,他们带来的有战乱,但不止是战乱,还有北方民族的充满活力的气质与气魄。”由此可以推知,该作者意在说明
A.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灾难B.文明在阵痛交融中推进
C.北方少数民族充满活力D.少数民族文明媲美汉族
2022-03-28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