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后,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天,并建国号为“汉”;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些可以佐证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B.统治者道德修养较高
C.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D.国家统一趋势已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晋时期,政府颁布占田令。据《晋书》记载:“诸侯王大国在近畿占田十五顷,次国十顷,小国七顷”,并制定了不同官品占田的具体数额:“官品第一至于九,各以贵贱占田,品第一者,占田五十顷;第二品,四十五顷……第九品,十顷。”这些规定有利于(       
A.八削弱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B.推动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促进自耕农经济的迅速发展D.加速社会各阶层间的相互流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记载,魏晋时期,北方内迁者中除大部分成了佃客,依附于达官贵人和地主外,一部分人则成为士家,充当屯田制下的主要劳动力。如留居并州的匈奴人就“同于编户……百姓布野,勤劝农桑”,已然成为农业生产者。这些记载表明魏晋时期内迁各族(       
A.首创了古代屯田制度B.放弃了游牧民族传统
C.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5世纪后期,冯太后主政时,针对地方豪强大姓隐匿人口、“督护”地方的现象实行均田制,并严查各地户籍,严禁豪强随意荫占民户。由此可知,冯太后这些改革措施旨在(       
A.加速鲜卑族汉化进程B.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C.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D.保证国家赋役征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一上·山东青岛·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北魏初年,北方人口减少,荒地和无主地大量存在,政府在代北地区推行“计口授田”之制。这一政策(     
A.推动了社会生产发展B.使土地兼并现象加剧
C.导致了租庸调制确立D.不利于政府加强集权
2023-12-04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如图所示为北魏货币,有人说它是民族交融的典型体现。下列对北魏货币历史信息推测合理的是(     
A.从材质特点看北魏有丰富矿产资源B.该货币能见证北魏的对外贸易
C.从形制特点看北魏货币取法于中原D.该货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晋南朝时期,小麦被引种到扬州的一些郡县,枣、梨、杏、胡桃等北方果树品种也被大量引入南方。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结构变动B.气候环境改变
C.北方人民南迁D.经济重心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受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灾异发生时君主发布“罪己诏”在汉武帝时形成了制度。孝文帝是北魏时首位下发“罪己诏”的皇帝,并先后五次颁发“罪己诏”检讨过失。这说明北魏(     
A.君主权力受严重制约B.灾异现象多于西汉
C.治国理念受儒学影响D.战乱频繁政局动荡
2023-11-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载,东晋初年,“偷石头(城)仓米一百万斛,皆是豪将辈,而直打杀仓督监以塞责”;江南“万顷江湖”,尽被世家豪族霸占。这一现象出现主要缘于(     
A.经济重心南移B.士族阶层专权C.民族矛盾加剧D.王朝更替频繁
2023-11-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北魏孝文帝迁都中原后,亲自祭祀孔庙;依汉律制定礼乐刑罚;令文武百官说汉语、穿汉服;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这一系列措施(     
A.增强了鲜卑族的凝聚力B.结束了南北分裂割据局面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3-11-27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