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魏晋之前,山东地区儒学的发达冠于全国,其他地区无出其右者;但从十六国至北朝结束的几百年间,山东地区的儒学再也未能恢复到以前的盛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门阀政治的发展B.人口迁徙的影响
C.儒释道三教并行D.江南地区的开发
2 . 《晋书》记载:魏文帝(220年—226年)“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226年—239年)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这说明魏文帝的措施(     
A.刺激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B.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C.推动北方商业活动的恢复D.适应了当时战乱动荡的需要
3 . 公元317年,毫无名望的司马睿初到江东建康(今南京),乃是“吴人不附”,一个月后,还是“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建议司马睿礼遇吴郡名士顾荣和出身官宦世家的纪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从此,“百姓归心焉....君臣之礼始定”。这可以说明当时(     
A.士族拥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B.寒门子弟大多攀附权贵
C.江南地区民众等级观念浓厚D.王氏家族控制地方权力
4 .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实行“占田制”,颁行“户调式”,“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这反映了西晋初期(     
A.社会经济出现繁荣B.农民获得均等的生产资料
C.遏制了土地兼并D.统治者重视恢复农业生产
2022-12-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人地矛盾比两汉时期更为严重.从曹魏起,劝课农桑便不绝于史,西晋还规定守土官吏的赏罚黜陟以人谷多少为殿最,要求“不务多其倾田,但务修其功力”。据此可知,当时的北方(     
A.租佃经营方式盛行B.政府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C.坚持精耕细作生产D.重视考察官吏实际能力
2022-12-04更新 | 29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东晋政权为笼络南渡聚族而居士民,在长江南北梁益诸州、荆襄一带,置侨州郡县安置侨人,保持其原来籍贯(如在京口设立南徐州),另立户籍,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不受当地政府管辖。东晋政权此举意在(     
A.与北方政权争夺人口B.完善国家的户籍制度
C.稳定地方的统治秩序D.巩固政权的社会基础
2022-12-04更新 | 258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晋孝武帝时,贾弼之在朝廷的支持下广收百氏谱记,写成了《姓氏簿状》,建立了正式的士族家谱档案;王僧孺受梁武帝之命改定百家谱,著有《十八州谱》等著作。这些举措(     
A.深受门阀制度的影响B.完善了血缘宗法制度
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D.践行了儒家治国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林武术讲究内功修炼,奉行“禅武合一”的修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术。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迅速从马背上下来,依照周代进行射礼、讲武和田猎等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A.多元文化交汇融合B.内外兼修的外域习俗盛行
C.文武并举宜威天下D.崇尚周礼的复古逆流出现
9 . 《魏书》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主要目的在于(     
A.维护宗法观念B.促进民族交融
C.符合统一趋势D.佐证政权合法
2022-11-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四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5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迁都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改鲜卑姓为汉姓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由此可以推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是(     
A.导致南朝政权的更迭B.加强了民族交融
C.促进了江南经济开发D.取消了士族特权
2022-11-17更新 | 412次组卷 | 26卷引用:训练专项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