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据《魏书》记载,496年,孝文帝曾责备留京官员:“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鲜卑装特点)……卿等何为而违前诏?”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习俗影响改革效果B.汉化改制成果有限
C.官僚集团阻碍改革进程D.改革缺乏社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府设有负责养牛的多种官职,形成了完备的管理体系。民间养牛业也有很大发展,如《晋书》记载:“朔允,金城人也。与游氏世为豪族,西州为之语曰:‘翻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这一时期的养牛业(     
A.冲击了传统的经济政策B.有利于农业与畜牧业的结合
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有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呈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修史书的正统之辩,表中内容反映出(     
史书观点
《三国志》魏以土德上承汉朝火德,应为正统
《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以曹魏为篡逆
《魏书》鲜卑拓跋氏是黄帝后裔,占据中原,当为正统
A.南朝以华夏认同论正统B.历史解释力求规避主观认识
C.史书观点折射时代特征D.官修史书能够呈现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时期,外戚利用皇帝幼弱,专擅朝政,宦官拥立幼主,操纵政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东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外戚、宦官的身影,就黯淡下去了。这一现象折射出东晋(     
A.宗法观念淡化B.君主集权削弱C.门阀士族衰落D.监察制度周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这表明(     
A.北方地区出现民族大融合
B.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文化的认可,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
C.北方游牧民族转向衣耕生活
D.北方地区统进程加快
2023-04-19更新 | 97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鄂州高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西汉、西晋时期,全国所设郡数的对比。该表呈现的是(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河以北郡数

秦岭淮河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B.西汉时的疆域比西晋小
C.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平城时代是北魏势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但随着北魏帝国的发展,平城已不再适宜作为都城。493年秋,孝文帝放弃平城,迁往洛阳。洛阳素有“王里”之称,却在晋末大乱时毁于兵火,“号为荒土”。孝文帝“营洛务求壮丽”,“礼盛周宣《斯干》(祝贺周朝贵族宫室落成的歌辞)之制,事高汉祖壮丽之仪”,里坊形制益发规整化。城中有“户十万九千余”,若按五口之家的标准计算,至少也有五六十万人。而后世王夫之则认为:迁洛“涂饰虚伪……糜天下于无实之文,自诧升平之象。强宗大族,以侈相尚……部落心离,浮华气长”,是北魏速亡的原因。

——摘编自陈汉玉《也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时期重建洛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孝文帝时期重建洛阳的活动。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折射着社会的变迁。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官话”并行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进行彼此间的交流融合。   

时代语言发展概况
西周和东周各地方言差别很大。雅言(西周王畿一带王室所用方言)成为贵族通用的“标准音”。战国时各地方言差异更加复杂。雅言失去标准音地位,各诸侯国“言语异声”
汉代形成南北两派方言,分别以秦晋方言和楚方言为核心。北方方言发生混化,逐渐糅合。关中话、洛语先后成为“官话”,并向周边扩展
魏晋南北朝继承洛语为官话。西晋末年北方方言逐渐向南扩展,并与南方方言交融,逐渐形成“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的现象。洛阳雅音吸收吴越方言而成的金陵音成为正统官话之一
隋唐隋朝以金陵音和洛阳正音为基础融合形成长安音,唐承隋制。金陵音与长安音分庭抗礼,长安音逐渐成为正统

——根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


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古代语言演进的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择的历史时期,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9 . 以图证史是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某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选取了下列三幅图片,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B.少数民族汉化与封建化进程
C.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与影响D.民族交融与文明互鉴的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资治通鉴》载:“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鲜卑代人)八姓,自太祖以降,勋著当世,位尽王公……勿充猥官,一同四姓。”由此可知,孝文帝改革
A.参照了魏晋的门阀士族制度B.消除了汉族与鲜卑族的隔阂
C.对选官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D.通过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统治
2023-03-13更新 | 450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