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犹如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时代特征。下表是中信出版社《新编中国史》(共六册)将中国历史做了如下分期。

时期特征
秦汉帝国的成立
魏晋南北朝分裂与融合的时代
隋唐世界帝国开明开放
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多重性格的时代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
请任选中国古代史的一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其时代特征(认可、修改或补充上述表格中的特征均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2023-11-19更新 | 212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关于“赤壁之战”的记述,由表格信息可知
A.疫病流行加剧军阀混战B.赤壁之战导致疾疫蔓延
C.疾疫爆发影响赤壁之战战局D.曹操借瘟疫推卸战败的责任
2020-09-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是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的相关数据(实际操作上“官员荫客以千记”)。这一实际操作情况导致(     
官员等级占田限制荫食客(官员的下人)荫佃客(给官员耕地的百姓)
1品5000亩3个50户
2品4500亩3个50户
3品4000亩3个10户
4品3500亩3个7户
5品3000亩3个6户
6品2500亩3个3户
7品2000亩2个2户
8品1500亩2个1户
9品1000亩1个1户
A.门阀士族崛起B.土地兼并严重
C.中央集权削弱D.庄园经济发达
2023-12-22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为两汉到魏晋时期的人口统计情况。对表中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年度

公元(年)

户籍(户)

口数(口)

西汉       平帝元始二年

2

12 233 062

69 594 978

东汉       光武帝中元二年

57

4 279 634

21 007 820

东汉       桓帝永寿三年

157

10 677 960

56 486 856

西晋       武帝太康元年

280

2 459 840

16 163 863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B.少数民族内迁使畜牧区域东移
C.民族交融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D.连续的战乱使大量人口脱离了国家户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大一统王朝。下表是关于西晋统一的两种观点:
学者观点
   西晋统一是秦汉统一政府的一段回光返照。
阎步克西晋政局其实处于一个微妙的关口,它可能维持优容士族的现状,也可能逐渐回归集权官僚政治的常态。
这两位学者的观点意在强调西晋统一(     
A.延续了士族的特权地位B.蕴藏着空前的政治危机
C.强化了中央集权的态势D.压缩了民族生存的空间
6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建兴九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由此可见(       
记述出处
五月,辛巳(司马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宣王(司马懿)还保营。[东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帝(司马懿)攻拔其(诸葛亮)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唐]房玄龄等《晋书》
当宣(晋宣帝司马懿)、景(晋景帝司马师)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陈寿、王隐(晋史官,《晋书》史料多出自其所著史书)咸杜口而无言……至习凿齿《蜀汉广汉太守习祯后裔》……历代厚诬,一朝如雪。[唐]刘知几《史通·直书》
A.作者的观点取决于史料选取B.史学家的身份和立场会影响历史书写
C.成书越晚的史书客观性越强D.后世无法通过历史文献揭示历史真相
2023-07-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东汉三国时期登记在册的户数及人口数情况表。影响其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东汉三国户口数表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56
263年663423
1466423
4432881
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230002300000
A.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状态B.地主豪强势力把持地方
C.粮食产量减少趋势明显D.北方人口大量迁往南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司马懿卤城之战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司马懿)还保营。《汉晋春秋》
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晋书》
辛已,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王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逆战,魏兵大败,汉人获甲首三千,懿还保营。《资治通鉴》
A.诸葛亮技高一筹击败司马懿B.蜀军魏军互有胜负最终魏军取胜
C.司马懿老谋深算且击败蜀军D.诸葛亮与司马懿进行了正面作战
9 . 下表是东汉永寿三年到西晋太康元年著籍人口变化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时期户数口数
东汉永寿三年(157年)1067796056486856
三国时期14664237672881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245984016163863
A.民族交融出现高潮B.豪强地主势力获得发展
C.中原人口大量南迁D.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10 . 某学者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规律,如下表所示。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序号规律
民族交融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了民族间的杂居错处
频繁的民族迁徙,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使民族交融呈现出复杂性和曲折性
民族交融既有统治者的强迫同化,但更多是各族的自然交融
内徙诸族相继建立政权及其灭亡是促进民族交融的因素之—
A.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B.使君主专制统治受到了冲击
C.动力和途径呈现多元化D.为经济重心南移准备了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