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隋书·经籍志》曰:“后魏初定中原,军容号令,皆以夷语。”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下诏:“不得以北语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一举措(     
A.使得民族矛盾基本消除B.利于加速民族交融进程
C.导致汉族文化取代了鲜卑文化D.实现了北魏社会制度的封建化
2023-03-02更新 | 67次组卷 | 16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魏在实行均田制的基础上,变旧的以户计征的租调制为新的以丁计征的租调制,具体规定是一夫一妇每年缴纳帛一匹,粟二石。15岁以上未结婚的男子四人,奴婢八人,耕牛20头,也分别出一夫一妇的租调。实施该政策的作用不包括(     

A.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B.增加了财政收入
C.打击了门阀士族地主D.消除了社会矛盾
3 .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到春秋,四夷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与华夏诸国杂居,填充了各国之间的很多空地。……最终到秦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通过孝文帝的改革,北魏政权从政治制度到经济基础完全转变为汉族传统形式的政权,拓跋鲜卑的主体部分也迅速和汉族融为一体,孝文帝本人及北魏政权由此受到汉族士人的拥戴,十六国以来北方的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华夏”的发展演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关系的角度,概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2023-01-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林武术讲究内功修炼,奉行“禅武合一”的修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林武术。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他们迅速从马背上下来,依照周代进行射礼、讲武和田猎等活动。这反映出当时(     
A.多元文化交汇融合B.内外兼修的外域习俗盛行
C.文武并举宜威天下D.崇尚周礼的复古逆流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要求鲜卑人穿汉人衣服。后来又规定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孝文帝放弃鲜卑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推行均田制,采用汉族农耕经济。这反映孝文帝(     
A.推行汉化B.刚愎自用C.数典忘祖D.蕃汉分治
2022-10-17更新 | 194次组卷 | 25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鑫源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北魏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后“定族姓”,确认汉人士族的法律地位,规定鲜卑中的穆、陆、贺等八姓同汉族中的崔、卢、李、郑四姓门第相当,只任清职,其余按照三世官爵列入不同的门第等级。其“定族姓”的做法(     
A.加剧了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B.加速了北魏统一北方的步伐
C.进一步推动了鲜卑族的封建化D.有效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