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自1972年以来,在甘肃嘉峪关一带魏晋古墓中,出土了许多彩绘墓砖,这些墓砖描绘了生产劳动的画面,包括农作、畜牧、桑蚕、狞猎、商贸等内容。这些画像砖最能说明的问题是,当时嘉峪关一带                                 
A.社会经济异常繁荣B.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C.农牧并举和谐发展D.不同文明形态共存融合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

——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史《戒子通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家训思想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原因。

4 .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叶剑英援引历史典故说:“魏、蜀、吴三国鼎立,诸葛亮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可以参考。”这一外交思路最有可能出现在20世纪
A.50年代初期B.60年代初期C.70年代初期D.80年代末期
2016-11-27更新 | 239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二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品官按其尊卑(即品第,由第一至第九品)可占田(下图),荫亲属及非亲属(即佃客和衣食客)。官吏无论占田多少,所有官吏和他们的亲属,可免除一切课、役。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西晋时期
A.士族享有等级特权B.土地兼并严重
C.中央集权被侵蚀D.封建等级森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参见下图)一战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东风”指( )
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公元3-6世纪的中国历史,被史学家通称为“魏晋南北朝”,这其中的“魏”是指( )
A.曹魏B.北魏C.东魏D.西魏
2016-11-18更新 | 5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测试选修历史试卷
8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道:“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三国时期的“布衣”的穿着最不可能是哪一种材料做成的
A.毛B.麻C.丝D.棉
9 . 《朱子语类》:“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朱熹的这段话
A.揭示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B.以封建正统观念分析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原因
C.认为曹操和孙权不能成就霸业
D.揭示了刘备能够复兴汉室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