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学者认为:北朝与南朝的对峙,不过是走向再统一的过渡阶段,短暂的分裂为新的统一提供了可能。这种统一、当然不可能由死气沉沉、萎靡不振的南朝来实现,而必然是由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北朝来实现。由此可见,该学者认为(     
A.北方地缘优势突出B.民族交融激发创新潜力
C.南方汉族全面堕落D.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统一
2024-01-29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概述的时期相符的历史描述是(     
A.藩镇割据社会动荡B.科举盛行人才辈出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佛教传入外交活跃
2022-11-29更新 | 102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史书记载,魏初“西北诸郡,皆为戎居”,西晋初期“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少多,戎狄居半”。这表明,当时(     
A.民族矛盾日趋尖锐B.少数民族不断内迁
C.边疆地区得到开发D.地方割据渐趋兴起
4 . 三国时期,金银多被用来铸造成器物、装饰物,或涂抹于佛像上。南北朝时期,谷帛代替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以致在社会上出现“废弃货币”“忘记货币”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滥发纸币通货膨胀B.奢靡腐化之风盛行
C.社会动荡国家分裂D.货币铸造技术落后
2022-09-08更新 | 1288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为东汉至三国时期国家控制的户口数变化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户数口数
东汉157年1067796056486865
263年663423146642344328827672881
263年280000940000
280年5230002300000
A.自然灾害多发B.佛教在中国盛行C.专制皇权衰落D.豪强士族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关中之人,戎狄居半”,但汉族与少数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华夏的传人,少数民族“崇尚儒学,明达政事”,汉族也“纳四夷之乐”。反映了当时 (     
A.汉族政权强制少数民族汉化B.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形成D.民族融合强化了文化认同
2022-07-22更新 | 752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诸葛亮鼓励蜀汉百姓种桑养蚕,大力发展蜀锦生产。同时,他还首设“锦官”机构,以加强政府对蜀锦生产的专门管理。这说明当时蜀汉
A.织锦业成为重要财政来源B.官营手工业走向衰落
C.百姓以蜀锦为主要衣料D.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三国演义》奉刘备为正统,并着力刻画了刘备的仁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关羽的忠义,与曹操“乱臣贼子”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三言两拍”中许多作品也被注入了宣传因果宿命和忠烈孝义的内容。这种创作风格反映出
A.儒释道开始走向融合B.主流价值观影响文学创作
C.小说成为了文学主流D.小说创作为专制统治服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北方动乱,大量百姓与士族开始南渡。西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中的短暂统一,可谓“昙花一现”。316年,灭掉西晋的是
A.西晋宗室司马睿B.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C.内迁的匈奴贵族D.氐族建立的前秦
10 . 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
A.庶族掌控铸币实权B.民间力量制约皇权
C.商品经济仍具活力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
2020-06-11更新 | 627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