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4~6世纪进入中国黄河流域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在建立政权后,都注重设立学校,传播儒学。如石勒曾立“太学”及“小学”10余所,并亲临大、小学,考诸学生经义:前秦苻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以下子女并遣受业”。这些情况的出现(     
A.体现出北方传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调整B.结束了农牧业地域分异的格局
C.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少数民族的封建化D.表明儒学传播缓解了民族矛盾
2 . 据《魏书·裴植传》记载,北魏官员裴植一家,父母双亲尚在人世而兄弟已经分家,而且子女的财产和父母严格分开。《魏书》对此评论说,“一门数灶,盖染江南之俗也”。据此可知
A.江南财产私有观念更强B.宗法制度开始崩溃
C.北方风俗深受南方影响D.门阀政治逐渐衰落
2022-05-14更新 | 548次组卷 | 1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表为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一些状况。造成这些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
领域发展的状况
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进步明显
A.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B.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C.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D.南方民族交融现象出现
5 . 据统计,曹魏时期的录尚书事、中书监、中书令等八种职官,任职者约114 人,所谓士族只有司马氏兄弟二人,裴秀、陈泰和荀凯等5 人,寥寥无几;而至西晋,上述八种最高职官,任职者约 173 人,其中士族 83 人,宗王外戚 33 人,两项合计已经超过总任职人数的67%。这一变化表明(     
A.西晋王朝统治腐朽B.官员治理能力堪忧C.士族势力日益壮大D.宗王外戚左右朝政
2023-01-15更新 | 247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全市联考历史试题
6 .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示意图反映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和南方开发初见成效B.中华古代文明走向成型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进程加快D.北方少数民族日益活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魏书·任城王传》载,孝文帝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据此推断,孝文帝迁都洛阳旨在
A.树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B.适应统治中原的需要
C.消除鲜卑贵族的改革阻力D.促进北方各民族交融
2022-01-18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2020-11-21更新 | 872次组卷 | 40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关于劳动者的身份,汉代法律只承认奴(奴隶)、良(平民)的区别,没有依附民的条例;而南北朝时期,法律进行了调整,已经有了奴、良和依附民三者的区分。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A.农业生产遭受重创B.户籍管理更加严格
C.庄园经济有所加强D.门阀势力无限膨胀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