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南北朝时期,门第之风盛极一时,择偶必先看门第出身,高门大姓结成一个封闭的婚姻圈,只在圈内通婚,不与庶族通婚,……与此同时,北朝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却越来越普遍,胡汉之间的婚姻风俗也相互影响。据此可知,南北朝时期(       
A.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得愈加系统严密B.九品中正制强调出身门第血缘纯正
C.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渐成时代潮流D.门第观念不影响胡汉之间通婚关系
2022-04-27更新 | 836次组卷 | 12卷引用:微专题04开放与包容: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重点提炼】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0个微专题(新教材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拓展B.江南市镇经济兴起
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魏晋以来,源自汉代乐府的清乐发展开来。河西地区的清乐与“羌胡之声”结合,南朝的清乐则与江南音乐结合,北朝曾改编清乐并由“胡人”演唱。清乐的发展说明()
A.中原文化的消亡B.民族文化的互动C.礼乐制度的强化D.西域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所示为北魏孝子石棺图,上面刻着中国传统著名孝子的故事。据此可知,北魏(       
A.受到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B.民间风俗画的技法高超
C.政府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D.极其推崇汉代文化艺术
2022-04-05更新 | 152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国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考班)历史试题
5 . 魏晋时期,江南涌现出一批“千金之家”,他们“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新开垦的田地),田池布千里。”唐朝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推广使用,提高了犁地的速度;同一时期,“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B.江南开发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C.南方文化进步带动经济发展D.江南商业发展居于全国首位
2022-04-01更新 | 1446次组卷 | 16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正光(魏明帝正光元年,520年)以前,户口数比太康(西晋武帝)年间增加了一倍。照一倍计算,魏当有户五百余万,口三千余万……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促进了水渠发展。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得益于
①均田制的推行   ②俸禄制的广泛推行
③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   ④北魏时期铁犁和牛耕的广泛使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7 . 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从原先的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到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其中佛像穿上了宽博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这反映出当时
A.雕刻艺术题材多样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D.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2022-03-25更新 | 2287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北魏时,朝廷专门在洛阳设归正里接收南朝人,设归德里接收北方各族人,设慕化里接收"东夷"来人,设慕义里接收"西夷"来人。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B.北魏政权深受汉文化影响
C.北魏正统地位得以确认D.北方经济水平仍超过南方
2022-03-22更新 | 1128次组卷 | 21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12三国两晋南北朝-202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太和)九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对该田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实行于北魏至唐前期B.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C.导致土地的兼并愈演愈烈D.土地的主要部分只能使用,不准买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