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与秦汉魏晋不同,北魏开国近百年间百官无禄,吏治腐败与此关系颇大。在参考《周礼》和两汉魏晋有关制度的基础上,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六月下诏班禄,并规定“罢诸商人”、增收户调及严惩赃罪。班禄诏显示,北魏地方政府与商人关系密切,地方官府中大概存在着类似隋朝公廨田的田产,其收获物需通过商业贸易或发放高利贷牟利。约在俸禄制实行前十年左右,实行俸禄制的建议已被提出且有零星官“禄”的记载,这表明俸禄制是在总结之前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定型和成熟化的产物。俸禄制实施的前提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班禄诏及一年多之后颁布的新税制,户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民众的负担在短期内无疑会有加重。针对废止俸禄制的提议,中书监高闾从历史、现实和理论结合的角度系统阐释了实施俸禄制的必要性及其政治作用,认为俸禄制实施后官吏的贪赃枉法行为将受到遏制,民众的实际负担则会减轻,有利于更好地加强统治。

——摘编自张金龙《北魏俸禄制的班行及其背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实行俸禄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时期俸禄制改革的影响。
2023-08-14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预测卷(五)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魏书·拓跋澄传》记载:在一次朝会之后,孝文帝命令左右侍从退下,对任城王拓跋澄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今山西大同),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当时北魏官方用的是鲜卑文,今已不存),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以为何如?”拓跋澄对这件事非常赞叹。……但事物从来都是有两面性的,对此,清人赵翼看得清楚。他在其著作《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之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盖徒欲以文治比于古帝王,不知武事已渐弛也。”孝文帝迁都改风,结果导致武备松弛,虽然他想以文治比肩古代贤王,但事实是孝文帝迁都以后,国势便开始衰落。三十四年以后,北魏瓦解。

——摘编自潘元超《孝文帝改革北魏迁都洛阳豪赌国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清朝学者赵翼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2-03-13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