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03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2020学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后复习卷: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2 . 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B.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2023-11-24更新 | 100次组卷 | 64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历史试题
3 . 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B.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融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D.加大了南北矛盾和经济差距
2022-12-27更新 | 288次组卷 | 55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
2021-12-01更新 | 171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下塘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结果是东晋胜利,前秦战败并迅速走向了灭亡。这场战役指的是
A.牧野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6 . 东晋时期,北方南下人口避开沿江膏腴之地,逐空荒而居,不与当地土著发生经济利益冲突,而且多向江南的岗埠地区发展,种植麦、菽。由此可见,人口迁移
A.加剧了江南的人地矛盾B.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
C.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D.有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
7 . 《晋书•王敦传》记载:“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指王敦)与从弟导(指王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上述材料反映了
A.东晋偏安江南,政体混乱B.王敦、王导有谋反之心
C.东晋政权得到士族的支持D.司马睿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8 . 下列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特点的是
①政权更替频繁   ②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③民族交融频繁   ④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巩固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阅读下列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入
A.东晋B.北朝齐C.北魏D.南朝齐
10 . 读如图,解读正确的是
A.北方自然环境恶劣B.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C.江南地区相对发达D.民族交融和江南开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