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8 道试题
1 . 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域辽阔,人烟稀少”;《宋书》(南朝)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曲辕犁在江南的推广B.江南经济的持续开发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家庭手工业发展迅速
2020-09-10更新 | 614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国学大师钱穆评论道:此种制度可用两句话概括之,即‘同富约之不均,一齐民于编户’。……乃魏孝文帝根据中国读书人而改革经济制度,故寓独特的历史文化精神,与西洋不同。”钱穆在此评论的是
A.官吏俸禄制整顿了吏治B.均田制稳定了小农经济
C.三长制强化了地方控制D.租调制增加了政府收入
2020-08-29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2020-08-27更新 | 348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3-2014学年河北承德市存瑞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图片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下面两幅图共同反映的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

A.国家统一B.政权并立C.民族交融D.江南开发
2020-08-18更新 | 284次组卷 | 20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钱穆认为北魏均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如此评价是因为该制度( )
A.把部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B.完全取消了土地买卖
C.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D.没有具体的授田规定
2020-08-07更新 | 131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下期综合练习01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梁将陈庆之评论说:“吾始以为大江以北皆戎狄之乡,比至洛阳,乃知衣冠人物尽在中原,非江东所及也。”这表明本时期的民族交融
A.使少数民族生产方式转变B.使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使少数民族加速汉化进程D.为汉族补充新鲜血液
2020-07-21更新 | 418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秦汉时期,中原地区鲜有饮酪者,但《齐民要术》中却记载了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乳酪的生产加工技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外文化沟通的密切B.南北经济联系的扩大
C.古代农副牧业的发展D.北方民族交流的加强
2020-07-10更新 | 1791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