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5 道试题
1 . 下列对孝文帝改革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颁布均田令,开始实行均田制B.整顿吏治C.迁都洛阳D.革除旧俗
2021-08-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当时民族融合的实质是
A.工业化B.农业化C.封建化D.汉化
3 .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孝文帝)深纳之,后        起于此矣。”空白处应填
A.均田之制B.俸禄之制C.庸调之制D.迁都之计
2021-08-21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题
4 . 有史学家们称他“容圣天成,才能非凡”,也有说他是“夷狄僭伪,沐猴而冠”。他是
A.孝文帝B.冯太后C.商鞅D.秦孝公
5 . 从下面地图信息中可以判断,图中的“宋”是指中国古代的
A.春秋宋国B.南朝宋朝C.北宋王朝D.南宋王朝
2021-08-10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11校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联考历史试卷
7 . 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等草原人后裔分成甲、乙、丙、丁四姓,中原士人分为全国大姓及州大姓、郡大姓、县大姓几个等级,鼓励二者按等级通婚。这一诏令的推行有利于
A.促进民族融合B.取缔特权阶层
C.加快社会流动D.提升官员素质.
8 . 北魏孝文帝南伐迁洛时,“诏以车驾所经,伤民秋稼者,亩给谷五斛”。巡行淮南时诏曰:“如在内地,军事须伐民树者,必留绢以酬其直(值),民稻粟无所伤践”。这说明孝文帝
A.以儒学作为治国思想B.注重规范官吏的行为
C.有重农与民本的思想D.重视对地方行政监察
9 . (北魏孝文帝)“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这段材料说明的问题,不包括
A.孝文帝对迁都的困难估计不足B.北魏王朝的保守势力很强
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迁都之实D.南伐与迁都都有阻力
2021-06-01更新 | 405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0年山东聊城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魏早期,祭祀以自然崇拜和女性祖先为主。孝文帝执政后改革传统祭祀制度,华夏圣君日益与北魏统治者的血缘祖先结合成为北魏政权的祖先神并与儒家先贤共同成为祭祀的主要对象。这一改变意在
A.加速北魏政权的封建化B.削弱鲜卑旧贵族势力
C.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D.变革传统的社会习俗
2021-05-22更新 | 99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历史变式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