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政权历史的书)中写道:“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②南方气候有利于农业发展
③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   ④北魏孝文帝改革大力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不同时期的文献对江南地区的描述出入较大,究其原因是(       

时间

文献

有关南方社会状况的描述

西汉《史记·货殖列传》“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
南朝《宋书》“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A.两位作者所处阶级立场不同B.文献资料的记载都无法考证
C.成书时间江南实际情况不同D.文献史料不如考古实物真实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书》是记载南朝第一个王朝刘宋历史的史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至于元嘉末……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jiong),盖东西之极盛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骨腴上地,亩直一金,鄠(hu)、杜之间(泛指关中),不能比也。荆城(泛指长江中游)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昊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中外史纲要(上)》30页

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广泛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在各地形成许多新聚落。移民浪潮对东晋南朝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土地开发,产生了殊为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与土地开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2023-11-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据《宋书》记载,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发展B.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C.江南自然条件优越D.政府政策的开明
2023-11-2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人口)流寓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东晋政府允许侨人(寓居南方的北来人口)在户籍上注明本人原籍,并给予免除正常赋役之优待。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安史之乱导致北方经济遭到破坏B.政府优待政策利于江南地区开发
C.人口南迁促使经济重心不断南移D.孝文帝改革促进北方的民族交融
2023-11-17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书》记载南朝刘宋王朝发展状况“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这可用于研究(     
A.北方民族内迁后的影响B.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原因
C.南宋时和平繁荣的景象D.南朝南方经济发展成就
7 . 《隋书·食货志》记载,“梁初,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交、广之域,全以金银为货”;“冀州之北,钱皆不行,交贸者皆以绢布”;“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而官不禁”;“山东之人,犹杂用齐氏旧钱”。这说明当时(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河西诸郡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8 . 《晋书·颜含传》记载东晋的情况:“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国弊家丰,执事之忧”,到了梁代,“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这表明东晋时期(     
A.国家动荡战乱不断B.豪强大族执掌朝政
C.集权专制较为薄弱D.农耕经济破坏严重
2023-10-14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联考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据史料记载,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邀请丞相王导与其并排上坐。该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士族专权B.政权更迭C.北民南迁D.民族交融
2023-11-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据文献记载,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导致“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继沟壑。”这可用于说明(     
A.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体现B.阶级矛盾激化带来的恶果
C.南北朝对峙局面形成过程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2023-10-07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