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魏书》记载,398年北魏立国时,太祖拓跋珪令:“群臣奏以国家继黄帝之后,宜为土德”,此后对黄帝的祭祀行为越来越常见。最终在496年春,北魏朝廷以诏令的形式,法定黄帝为内迁北族的祖源。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B.为北魏迁都长安奠定基础
C.反映内迁造成民族隔阂消解D.缘于统治区域扩大到江南
2024-03-29更新 | 248次组卷 | 6卷引用:押广东卷第3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交融-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把鲜卑穆、楼、于等八姓与汉族崔、李、王等著姓划为同等,并将士族划定为膏粱、华腴、甲姓、乙姓、丙姓、丁姓诸等级,规定士族不得担任低级官职。这些举措意在(     
A.缓和士族与庶族之间矛盾B.推动各民族的交融
C.促进鲜卑贵族内部的团结D.巩固王朝政治统治
2024-03-27更新 | 508次组卷 | 5卷引用:押广东卷第3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交融-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东汉末年曹操开始以户为单位征收实物税,名为户调。西晋时期颁布法律规定,以官品之高低荫庇亲属和佃客,一、二品的官可以荫庇佃客五十户,受荫庇的佃户可以免役调。这一现象
A.体现了仁政民本的思想B.反映了宗法血缘的关系
C.增强了世家大族的实力D.削弱了人身关系的依附
4 . 自东晋以后,士族子弟以出身做尚书郎为耻辱,高门不屑就任,即便就任也不用心办事。南梁时期谢朏任司徒、尚书令,“素惮烦……职事多不览”。这些现象反映出(     
A.尚书台的权势地位下降B.门阀士族统治暗含危机
C.偏安朝廷丧失统治基础D.寒门士人受到君主重用
2024-03-2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高州市2024届高三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相传黄帝与炎帝族相争相汇,组合成炎黄联盟,继而战胜并融会蚩尤族。炎、黄两族胄裔(子孙后代)的夏人、商人、周人相继建立王朝,并与黄河中下游其他各部族相互融合,形成“华夏”族。与华夏对称的“夷”,从大、从弓,意为持大弓之人,本指东方(今山东、江苏一带)诸族,后演为中原华夏之外诸少数民族的统称。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

材料二   十六国北朝时期,匈奴、鲜卑、氏、羌等少数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不同程度上都面临着如何处理族群关系的考验。天兴元年(398 年),鲜卑贵族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王朝,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同年“用崔宏议,自谓黄帝之后,以土德王”。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积极推进改革,改拓跋鲜卑姓氏为汉姓,并将随魏南迁的鲜卑人改为洛阳户籍。太和十六年(492 年),文帝“诏祀唐尧于平阳,虞舜于广宁,夏禹于安邑,周文于洛阳”。

——摘编自马溢澳《拓跋鲜卑的“中国”认同》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先秦时期华夏族界域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其演变的相关因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魏拓跋鲜卑统治者强化“中国认同”的措施,并从“中华民族发展” 的角度,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4-03-24更新 | 144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朝官员俸禄是钱币(东汉是半钱半谷),而东晋南朝,禄田和力役(国家将其控制的劳动力分配给官员个人役使)变成官员俸禄的大宗。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门阀政治衰落B.官僚政治发展C.国家机器萎靡D.商品经济萎缩
2024-03-22更新 | 287次组卷 | 4卷引用:押广东卷第3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交融-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7 .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开“子贵母死”与“立子杀弟”之先河,明元帝时使二者固化为政治惯例。北魏献文帝时不再发生大规模的、程序化的杀戮,“立子杀弟”现象就此终结。据此可知,北魏时期(     
A.外戚干政现象已消失B.国家治理日益完善
C.政治制度趋于封建化D.君主专制制度加强
2024-03-21更新 | 348次组卷 | 5卷引用:押广东卷第3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交融-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3世纪,鲜卑开启了姓氏和婚制改革,将族众分为十个族氏,规定十氏百世不通婚。此后,鲜卑十氏与外姓族广泛通婚。这一改革(     
A.推动了鲜卑步入早期国家阶段B.保证了氏族贵族的政治优势
C.旨在打乱原有的民族部落布局D.构建了长幼有序的伦理秩序
9 . 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A.经济重心南移B.农业生产恢复C.民族交融加强D.社会分工扩大
10 .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的壁画丰富多彩,有风神、雷神造型的神兽,还绘有当地羌人和龟兹族妇女耙地和采摘桑叶等情景。这反映出
A.中原政权对西北地区行使有效治理B.西北地区受中原农耕文化影响
C.民族之间文化交流融合具有双向性D.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