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文帝确立三省六部制度,改地方三级行政体制为州、县二级行政体制,裁减了冗员,节省了国家开支,总结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发展和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他还制定《开皇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法,准许有冤者上诉。在经济方面,隋文帝推广均田制,实行轻徭薄赋,确立“输籍之法”,即朝廷规定划分户等的标准,每年正月,地方官负责在乡里挨户依照标准定等,当作征发差役、确定税额等的依据;从事户口整顿,进行“大索貌阅”。就是朝廷按照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查出有谎报年龄者,基层官吏保长、里正都要流徙远方,并鼓励民户互相检举。为充实长安,隋朝在各地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的义仓。这些措施巩固了政权,发展了社会经济,使隋朝很快富强起来,史称“开皇之治”。

——改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俭,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归纳隋文帝时期创立“开皇之治”的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治世或盛世的主观原因。
2022-12-11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唐太宗时,命大臣搜求全国谱牒,评定姓族等第,强调“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职高下作等级”,先列皇族,次及外戚,改变以原有高门大姓为等第的做法。该做法旨在(     
A.建立以李唐为核心的门阀体系B.推动士庶之间固有差别的消解
C.确立“以品位为等第”的新原则D.促进新旧利益集团的和谐共存
3 . 房玄龄追随唐太宗平定天下,创国立业。在选举官吏的问题上,房玄龄忠实地贯彻唐太宗的指示“量才授职,务省官员”,“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这一做法
A.造成了官员队伍膨胀较快B.与老子的无为而治异曲同工
C.减少开支且提高行政效率D.造成冗官和十羊九牧的现象
2020-10-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新高考选科适应性调查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贞观三年,唐太宗设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前代和本朝史。自此,国史“皆官撰而成于多人之手也”。梁启超对此评价说“官撰、合撰之史,其最大流弊,则在著者无责任心。这说明了
A.官修史书缺乏可信度
B.史学家缺乏求真的精神
C.史书私修优于官撰
D.官修史书的政治选择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