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唐太宗在君臣论治过程中,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为君之道,必须首先安养百姓,如果为了一己之私去损害百姓的利益,就像是割自己的肉来填饱肚子,肚子饱了,人也就死了。这表明,唐太宗(     
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B.选贤任能,整顿吏治
C.发展生产,改革兵制D.以民为本,政得其民
2 . 武则天时期,大改官名、地名:将门下省改为鸾台,中书省改为凤阁,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也分别改称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以求形式对称、文字优美。这一做法旨在(     
A.铲除李唐皇室守旧势力B.确立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
C.奠定制度变革的思想基础D.树立武周政权的新气象
3 . 唐太宗李世民选拔和任用人才不拘一格、他曾多次说过:“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他手下,既有尉迟敬德这样出身敌营的将领;也有魏征这样的东宫旧仇;既有像马周这样的落魄文人;也有贵如皇亲国戚的长孙无忌。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A.科举制度的完善B.社会矛盾基本消除
C.官僚体制的形成D.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4 . 贞观初年,唐太宗著《金镜》。文中指出:“乱,未尝不任不肖;治,未尝不任忠贤。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用不肖,则受天下之祸。”这说明唐太宗
A.虚怀纳谏B.崇文抑武C.善于用人D.崇尚儒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