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武则天在政纲《建言十二事》中把“劝农桑,薄赋摇”列为第一条,并由高宗诏令全国施行。“田畴垦辟,家有余粮”和“为政苛滥,户口流移”成为武则天时期地方官员升降的标准。武则天还组织北门学士编写了农书《兆人本业》,颁发全国各地,指导农业生产。上述举措(     
A.保障了粮食安全B.增强了经济活力
C.实现了政治清明D.推广了先进技术
22-23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唐太宗曾对侍臣们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下列举措符合上述思想的是(     
A.文德治国,尊孔崇儒B.礼贤下士,虚怀纳谏
C.大兴文治,改革吏治D.休养生息,不夺农时
3 .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     
A.开元盛世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
4 . 贞观四年(630年)唐太宗为巡幸洛阳,下诏征发卒役修复乾元殿,大臣张玄素就以隋炀帝“骋嗜奔欲,逆天害人”而导致二世而亡来劝谏,并警告唐太宗要爱民、养民、从民、信民。君臣努力,终成一番治世。这反映了(     
A.民本思想在国家治理中贯彻始终B.民心向背决定国家管理长治久安
C.治国理念的变化关乎国家的兴亡D.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思想的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唐代文学家元稹曾对唐初政治总结道:“房、杜、王、魏之徒,议可否于前;天下四方之人,言得失于外。不三四年而天下大理,岂文皇独运聪明于上哉?盖亦群下各尽其言,以宣扬发畅于天下也。”与元稹评论相关的政策是(     
A.劝课农桑,轻徭薄赋B.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C.勤俭节约,戒奢从简D.各取所长,导之使谏
6 . 唐太宗统治时期,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来,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
2022-10-07更新 | 296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合格考)历史试题
7 . 唐太宗年间,上层社会开始流行女扮男装。有学者认为这与唐朝统治者具有少数民族血统有关。也有学者指出,隋和唐初统治阶层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进而提出这一现象是粟特人随着唐朝开拓疆域大批入境所致。这反映了(     
A.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解释B.史观不同引发学术争论
C.前学者解释优于后学者D.史实拓展推动史论深化
8 . 下图为河南洛阳含嘉仓遗址出上的武则天圣历年间的格文砖及其铭文。这可以用来说明
A.洛阳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B.农业日益走向精耕细作化
C.粮食对于国计民生的重要性D.政府对市场交易的管理严格
2022-05-19更新 | 32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9 . 下图传为初唐画家阎立本所作的《职贡图》(局部),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出现这一情景的原因是

①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开放的对外政策     ②唐代国内外交通联络较发达通畅     
③唐玄宗轻徭薄赋,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④唐代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和繁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 . 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这说明,武则天的统治
A.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B.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C.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D.进行了科举制的改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