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一般认为,魏晋南北朝以前为书法的自发阶段,强调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以后为书法的自觉阶段,强调书法的审美功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观原因是
A.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B.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的壮大
C.汉字自身的丰富与发展
D.汉末以来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中国古代的书法传世作品中,有一类不论单一线条的造型,还是不同线条间的组合变化,文字的可读性完全让位于书写时的情结表达,或喜怒、或穷困、或忧悲、或怨恨……种种情致尽现于线条的纵横跳跃、连绵环绕之中这类作品的字体形式是
A.篆书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2019-08-26更新 | 218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浙江省嘉兴市2018年6月高二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寒食帖》(参下图)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这一作品
A.平衡对称,整齐安定B.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C.工整清晰,飞洒活泼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笔法变化丰富,起承转合,似断若连,笔力劲健,速度匀畅,自然含蓄,不激不厉”“章法古今第一”。具有该特点的作品是(  )
A.
B.
C.
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