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他抛出富国强兵的改革构想,没有像往常儒家学派官员一样提出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而是将利益摆在了同样较为重要的位置上,认为合乎社会发展的理财是十分有必要的,为国家公义而理财为理所应当。这位改革家是(     
A.王安石B.商鞅C.范仲淹D.李斯
2023-12-0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高邮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宋史》曰:“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为功,一切抑配(摊派)。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辗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材料意在批判王安石变法(     
A.导致民众背离故土B.旨在敛财于民C.执行过程呆板教条D.加重民众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王安石大力推行青苗法,让各处官府于每年青黄不接之际,给农民提供贷款,但“州县以多散为功,有钱者不愿借而勒借,患无钱者不易偿,因而不许借”。这说明王安石变法(       
A.在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B.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
C.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D.忽视了农村基本现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王安石变法中的部分举措。由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举措

概要

均输法

增设发运使,总握东南六路财务,同时主管茶、盐、酒、矾税收

免役法

大量裁减州郡役人以及额外奉应官员的种种陋规

农田水利法

官吏对农业耕作技术或水利修建工程向官府“各述所见”,凡有功者,给予一定奖励

A.全力裁减开支B.重视改善吏治C.推行重农抑商D.重在增加赋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安石变法时期,官府推行青苗法,按户放贷取息,户等越高可借贷越多,取息二分,一年两次,实际取息高达四分。据此材料推理,对青苗法实施的影响解读错误的是(     
①导致自然经济的解体②完善了户籍制度⑧导致两税法的瓦解④缓解了财政压力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熙宁年间,经常出现枢密院奏事退、王安石留身独对的局面。凡外交方针、将帅任用、军需供应,大多由神宗与宰相王安石商定。保甲法、将兵法等军政改革均在中书发动,尽管遭到枢密院的抵制,但并未因此停止推行。这表明宋朝(     
A.实施重文抑武的基本国策B.枢密院失去了军队调遣权
C.实行军政与民政分治的政策D.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效果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王安石变法中,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的措施被称为“青苗法”,而一部分农民获得贷款后却将钱财用来“酒食浮费,取快一时”,至还贷时则“贱卖米粟,侵及田宅,以致破家”。这说明“青苗法”的实行(     
A.增加了财政收入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C.加强了基层控制D.造成部分农民因贷致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安石对北宋面临的秩序危机曾进行过深入的阐述。他说,“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益穷困,而风俗日益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据此可知,王安石变法(     
A.以富国强兵为目的B.侧重于解决边防压力C.得到人民强烈支持D.主要是解决财政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我国部分学者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由此可知(     

学者

评价

漆侠王安石变法在实现富国强兵、加强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还推动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
顾全芳王安石没有着眼于解决冗费、冗官、冗兵的社会问题,而以增加税收来解决财政困难,不但没有解决或缓和原有的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矛盾
赵冬梅以逐利为目的的政策倾向,斤斤计较的赏格罚条……培养出工具性极其突出的“新官僚”,他们只关心上之所欲,不关心下之所苦,使宋初“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的行政作风一时烟消云散
A.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评价B.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结论
C.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D.历史解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王安石制定“贡举新制”,废除明经科,科举考试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考试不再考诗赋、贴经、墨义,而以经义、论时务策为考试内容。王安石的科举改革有利于(     
A.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B.选拔并培养实用人才
C.鉴别官员的道德品质D.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