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史学工作者对王安石及其变法做了再评价。他们把王安石变法置于宋代特定的封建时代的历史环境中,指出王安石的新法代表着地主阶级的利益,在维护宋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同时,还推动了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的前进。至20世纪80年代,私有制取得了一定的合法性。研究者批评青苗法、免役法、市役法等抑制兼并的措施“实质上是国家运用政权力量来排斥一般兼并而自为兼并”,“表现为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强权干预”,变法“对民间工商业发展极为不利”。进入21世纪以来,对王安石变法评价的最大变化,即已走出非此即彼的评价模式,如理解王安石要做什么,“一是使国家财政运转合理化:二是取代兼并之家的垄断地位”,使财政合理化的关键在于把“钱放在国家与经济之间关系的中心位置”,多角度地对王安石变法进行分析。

——摘编自李华瑞《近二十年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重新认识》

(1)根据材料,指出建国初期史学工作者对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态度及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学工作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2023-11-26更新 | 109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福建卷)-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位皇帝逝去后,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这一制度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宋神宗时,王安石主导一系列改革,得以在哲宗时“配享神宗皇帝庙庭”,但南宋建炎初年,又“罢安石配飨神宗庙庭”。这一变化说明(     
A.南宋朝廷比前代更准确认识王安石B.对人物的评价受时代因素的影响
C.王安石的变法不利于南宋社会发展D.社会越发展对人物评价就越科学
3 . 对于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同朝为官的刘擎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其观点认为变法
A.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
C.操之过急加重百姓负担D.动摇了北宋的统治基础
4 . 宋代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大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写《王安石传》,王安石从此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这一变化说明
A.王安石的文学造诣精湛B.个人立场决定历史认识
C.王安石对后世影响深远D.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宋之后到明清数百年间,人们提及王安石顶多说他的诗歌散文,对其变法却讳莫如深。1908年梁启超撰写《王安石传》,自此,王安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中无可争议的大改革家。这一变化说明
A.王安石是不世出的全才B.个人立场决定历史认识
C.王安石对后世影响深远D.时代背景影响历史评价
6 . 南宋浙东学派强调经世致用,主张积极改革时政。他们却否定王安石采用国家经营生产和贸易方式扩大财政收入的理财方法,尤其反对青苗法、均输法和市易法。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对市场自由的要求B.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文化重心南移
C.理学思想不再适应社会变革需要D.社会结构变化影响国家政策制定
7 . 北宋前期,基本沿袭膺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暴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在于通经致用。这一变化
A.禁锅了士人的思想B.顺应了社会变革的需求
C.确立了理学的正统D.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备

9 . 材料   今湖南西部及其周边地区为宋代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原设羁縻州数十,由荆湖北路的辰州管辖,熙宁五年,王安石派新法主将章惇主持开发湘西地区。首先对梅山地区的少数民族采取招抚政策,“得主客户14809户,丁79089口,田260436亩”,增加了田赋等收入;然后颁布诏令宣布凡是藏匿于两江地区各种罪犯一律赦免,立功归顺还可获奖励,如敢制造事端立即捕杀;在新开发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如新建的新化县,于熙宁七年已建立县学,政府找给水田二百亩作为学田用作县学的经费等:以后又在湘西、湘中及西南山区陆续设置县、镇、察、堡等,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归顺宋政府直接管辖,这些变化都是王安石变法所带来的。

——摘编自陈振《宋史》


(1)根据材料,概括王安石变法期间湘西开发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期间开发湘西的意义。
10 .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后的情境说:“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材料反映王安石变法(  )
A.头绪过多,操之过急B.影响巨大,效果明显
C.用人不当,落实不力D.政见不一,导致失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