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朝是一个文化昌盛、科技发展的朝代,这主要得益于宋朝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政策。为防止骄兵悍将的出现,宋朝统治者始终坚持文治,推动了宋朝科技的发展,这说明
A.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的繁荣B.政府的治国策略影响科技发展
C.知识分子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D.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相辅相成
2020-03-01更新 | 619次组卷 | 47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北宋建立后,面临五代所遗留下的最大问题,就是腹心之患和肢体之患。腹心之患,即禁兵;肢体之患,即藩镇。”下列选项中,属于北宋为了解决“肢体之患”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   ②“时方镇缺守帅,稍命文臣权之”
③“事务悉归本州知州、通判兼总之”   ④“中书之政,分于六部”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江南地区的民众因财产纠纷等上诉公堂的现象很常见,由此催生了专门教授诉学、培养诉师以及专业协助他人打官司为业的“书铺”。当时规定:“书铺”须在官府注册,领取“牌记”(执业证书)方能合法营业。据此可知宋代
A.司法行为初步具有近代法治的色彩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C.政府的有效管理促进维权意识觉醒
D.城市规模扩大引发社会观念转变
4 . 宋代,知府(州)公事必须通判联署方能生效,通判本身有行政工作;明朝开始确立以知府为一府首长,通判作为知府辅佐官,必须“以安静为事”,被视为“闲曹”。这一变化
A.说明明朝地方监察形同虚设B.反映出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
C.体现了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D.有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
5 . 《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
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根本上杜绝割据存在的隐患D.导致地方贫弱无力对抗边患
2020-01-20更新 | 548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
6 . 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把持地方财政,常常以大量财物留使、留州。宋初“防弊之政”为解决这一问题所设的机构是
A.通判B.枢密院C.参知政事D.诸路转运司
7 . 如图是北京某学校小张同学做的中国古代一个历史朝代的权力分配示意图,但不小心破损了一部分。请根据所学判断这是
A.汉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B.隋唐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C.宋代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D.宋代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2020-01-17更新 | 716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宋太宗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四司,合称“四监司”,对各州进行监控。“四监司”的设立
A.强化了君主专制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D.杜绝了政治腐败
2020-01-07更新 | 21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菏泽第一中学八一路校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宋在各路设置转运使及转运副使共掌财政,又置提点刑狱司分转运使司法权,置提举常平司掌管水利、平仓等事,又设安抚使司分管原转运使负责的赈济灾民、报告灾情等事。这一措施
A.扩大了地方的行政权力
B.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C.埋下了冗官局面的隐患
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2020-01-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宋太宗时,开始在枢密院中兼文武,以互相牵制。北宋中叶后,进一步以文臣取代武官。南宋时期也大致如此,文官大臣往往出任重要战区的统帅。这反映了两宋
A.科举制度成熟B.强调文武相制
C.地方势力强大D.部院矛盾尖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