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轼《赤壁赋》有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文中的“壬戌”年即1082年,宋朝经历的重大史事是(     
A.熙丰变法B.绍兴和议C.庆历新政D.靖康之变
2024-06-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王安石变法时,在用人方针上,他主张“一道德”,认为“学术不一、异论纷然”“若朝廷人人异论相搅,即治道何由成”“天下事无可为者”。而宋神宗其实还是按照宋朝祖宗家法,适当地参用反变法派,以求“异论相搅”。这表明王安石变法(     
A.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B.巩固了主流思想的地位
C.不利于皇权专制的加强D.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2024-02-0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时人描述王安石变法开始后的情境说: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砣砣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     
A.措施杂多操之过急B.触犯权贵遭遇抵制
C.内容彻底推进迅猛D.声援者众执行者寡
2023-11-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北宋时期,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尽变更祖宗旧法……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据此可知,司马光认为王安石变法(     
A.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B.加快了不同阶层的流动
C.改变了官民的生活习惯D.激化了社会各界的矛盾
2023-11-2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北宋哲宗元佑年间《神宗实录》初编,批评变法诋毁王安石。绍圣年间根据王安石《日录》重新编修,与初修本观点明显对立。南宋绍兴四年再次重修,“唯是直书安石之罪”。这种变化的根源在于(     
A.编撰宗旨的选择B.传统观念的影响C.秉笔直书的取向D.个人情感的倾向
23-24高三上·湖北·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时期,宋神宗设武学,选文武官员知兵者为教授,教以诸家兵法和历代用兵成败之道,三年后经考试合格,按其出身经历给相关的职位。此后,还令地方诸州设置武学。宋代对武学的重视(     
A.改变了重文抑武的政策B.推动了人才大规模流动
C.减轻了北宋的边防压力D.适应了频繁战争的需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颁布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进士科的考试以经义和策问为主,其中策问大抵以汉唐故事为主要议题,如“汉唐将相”、“唐始治终乱”等。据此可知当时(       
A.继续崇文抑武以加强君主专制B.面临汉唐同样的统治危机
C.关注官员治国理政的行政能力D.创新制度以完善取士程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是我国部分学者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由此可知(    
A.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评价B.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结论
C.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D.历史解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2023-11-12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069年,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以后,开始推行新法。御史中丞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骄蹇慢上,阴贼害物”。并捏造了十大罪状,对王安石进行人身攻击。这主要是因为(       
A.庆历新政引起了社会骚动B.变法触及了官僚集团的利益
C.募役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D.变法没有得到统治者的支持
10 . 范仲淹《上执政书》:“今国家有劝农之名,无劝农之实。每于春首,则移文于郡,郡移文于县,县移文于乡;乡矫报于县,县矫报于郡,郡矫报于使。利害不察,上下相蒙。”材料主要反映了北宋时期(       
A.政府注重发展农业B.对吏治的整顿势在必行
C.政令传递复杂繁琐D.中央对地方控制很严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