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16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随堂练习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和议规定:“南宋向金称臣,每年贡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宋、金间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这段材料最有可能出自哪一和约(     
A.宋辽和议B.宋夏和议C.澶渊之盟D.绍兴和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D.北宋与金对峙
2021-05-25更新 | 452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表明岳飞
A.认为人应树立起自己的尊严B.强调人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C.深受汉代新儒学思想的影响D.对程朱所倡修身养性非常推崇
2020-10-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位诗人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A.赞美杭州的繁华热闹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野蛮残暴
C.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两宋时期,我国政治格局的突出特点是
A.北宋统一全国,南宋偏安江南
B.少数民族政权都在北方,两宋统治范围狭小
C.民族政权并立,相互有战有和
D.各族政权相互混战兼并,中原长期成为战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下列对南宋与金的和议表述错误的是(       
A.南宋是在大败金军的情况下同金议和的B.金向南宋称臣
C.南宋给金“岁贡”D.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分界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不断交融与碰撞。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B.C.D.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诗人张以宁过辛弃疾墓时赋诗云:“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该诗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宋朝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B.澶渊之盟,辽宋和议
C.绍兴和议,宋廷偏安D.南宋灭亡,国家一统
2019-11-06更新 | 24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第一学期第3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绍兴十年,金军再度南侵,受到南宋军队的重挫。南宋军队先后取得了顺昌、郾城、柘皋等战役的胜利。但此时,南宋尚不足以打败金国。”这一史料可以佐证
A.绍兴和议是宋金双方力量趋于均衡的结果
B.绍兴和议是南宋统治集团无能的结果
C.南宋前期的失利与高宗的投降路线有关
D.南宋崇文抑武的国策已经发生转变
2019-10-16更新 | 42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测验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