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两宋路级四监司职权分工表

四监司

职权分工

安抚使(帅司)

掌兵民之政

转运使(漕司)

经度财赋,掌“婚田税赋”

提点刑狱司(完司)

掌“狱讼经总”

提举常平司(仓司)

视丰歉而为之敛散,掌“常平茶盐”

——据高进等《监察之监察:宋代的监司互察》整理


据上表可知,四监司的设置(     
A.确保了吏治清正廉洁B.造成了积贫积弱局面
C.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 . 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但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下面史实能予以印证的有(     
A.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B.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C.先后设立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D.部分官员秘折奏事
3 . 宋代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在唐代“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并隐隐有突破“山川形便”的趋势。如永兴军路,其辖区虽然主要在陕西,却越过秦岭,管辖着仅有五县之地的商州;淮南东路跨越淮水管辖亳州、宿州等地。宋代地方行政划分的这一变化(     
A.便利了地方经济文化的交流B.利于消除割据隐患加强中央集权
C.适应了边疆危机的现实需要D.促进了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的扩大
4 . 《宋史》记载“诸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郡政……。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这反映出宋代政权机构设置的特点是(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间矛盾B.君主专制权力呈现强化趋势
C.制约了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D.通过地方分权来加强中央集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地理图》跋文称:“国朝自艺祖皇帝(指赵匡胤)栉风沐雨,平定海内。独河东数州之地与幽蓟相接,坚壁不下乃今日自关以东,河以南,绵亘万里,尽为贼区。追思祖宗开创之劳,可不为之流涕太息哉。此可以愤也修德行政,上感天心,下悦人意,则机会之来,并吞口口,追复故疆,尽归之版藉,亦岂难哉。”

——陈松《家国天下:中国古代的“课程思政”》


(1)图中,除州外的地方机构还有哪些?为加强中央集权,宋代针对地方各州采取了哪些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跋文”作者的意图做出合理解读。
2022-11-2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朝初期,转运使专门掌管各地财赋的转运。至977年,宋太宗尽除节度使所辖支郡,“天下物宜,民间利病,惟转运使得以周知,令更互赴阙,延见询问”。转运使职能的扩大(     
A.提升了行政效能B.埋下了割据隐患
C.调整了决策方式D.加强了中央集权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史·职官志》中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材料二   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科举出身的6人。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官659人,约占91%。

——摘编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材料三   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

——摘自朱弁《曲洧旧闻》

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摘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宋初统治者在集中军权方面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8 . 宋朝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
(1)采用地方三级制:______、州、县
(2)划分地方官职权(路)
(3)____政治:设置知州,知县由中央任命,均为______;设_______进行监督
2022-09-1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复习笔记06宋元时期-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统编版)
9 . 宋立国以来,一到灾年就大量到地方上招收灾民进入军队,致军中老弱病多。有时也抓一些罪犯、地痞流氓来补充兵源。这说明当时(     
A.编练禁军减弱地方军力B.军队规模小制约战斗力
C.通过募兵维护社会稳定D.官府主导社会保障事业
10 . 宋高宗曾下诏“将诸州所收经制钱专委通判”。后来,由于通判不能很好地管理经总制钱,朝廷又下诏由知州、通判同掌。1146年,朝廷又下令“专委通判拘收”。这些举措(     
A.健全了地方行政管理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调整了中央行政机构D.降低了地方行政效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